返回 我傍上了武则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则天历史资料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二人“数日而死”。其中煎熬,令人想起都不寒而粟。就这样,武后仍旧不依不饶,“又斩之”。如此阴毒妇人,高宗册封她为皇后的诏册中竟然称其“誉重椒闱,德光兰掖嫔嫱之间,未尝

    少年爆炸队

    迕目”,真是滑天下之稽死两个“情敌”,武氏又下令改王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当时,即使是跪受杖刑、斩刑的“诏令”,王皇后娴淑女人,仍旧起身再拜,声称:“愿皇上万岁,武昭仪承恩日隆,此去一死,本为吾命。”萧妃则骂:“阿武武后妖滑,是她陷我们于此地愿下辈子我生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食其肉”

    武后听闻两人死状,高兴之余也怀惊恐。毕竟刚开始做坏事,心里也不安稳,便下敕宫中不得养猫。“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除掉情敌,武后计谋长远,又在李义府、许敬宗二人帮助下,陆续把褚遂良、长孙无忌、韩瑗、于志宁等人贬僻远之地。诸人没能在半路病死的,到了当地就被武后党人活活弄死,斩草除根。

    武后在宫廷政治斗争中屡屡得手,其中出力最的,当属许敬宗、李义府二人。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其父许善心是隋朝礼部侍郎。隋炀帝被弑,宇文化及滥杀朝臣,许善心自然不免。当时,身为子的许敬宗“拜乞求哀”,为时人所耻。许敬宗乞得一命,投在瓦岗李密手下,当时与魏征“同为管记”,都是中下级幕僚。武德初年,秦王李世民知其有文名,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葬礼,追悼会上,百官萧穆,屏息悲哀不装也要装。臣欧阳询“状貌丑异”,从许敬宗面前过,这位爷竟然“见而笑”,为御史所劾,贬至洪州。贞观十七年,因他修撰唐朝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有功,又调回京城。唐太宗在驻跸山破高丽,许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并得到日后成为皇帝的皇太子李治叹赏。高宗嗣位,许敬宗代替于志宁为礼部尚书。不久,由于嫁女与岭南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所司弹劾,贬为郑州刺史。老小子外放心急,千方百计活动回城,力赞高宗废王皇立武则天,并相继谗构长孙无忌等人,深获高宗、武后宠信。许敬宗晚年,主修国史,谁得罪过自己就编排谁家的“罪恶过失”,谁给钱就给谁的先人作“赞歌”,收银无数。同时,老许头好色无度,临老又收其母婢为妾,此妾又与他的长子许昂私通,一家乱伦,颇多秽声。不过,坏人好报应,高宗显亨三年,许敬宗善终于家,年八十一。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太宗时代,也是因其文笔不俗,为刘洎、马周三人是同性恋伙伴等人所荐,入朝中为监察御史。进京后,李义府又除太子舍人,得与日后的高宗相往来,关系甚密,因参撰晋书有功,被太宗“优诏赐帛”。高宗时,迁为中书合人,加弘文馆学士。为了更加飞黄腾达,李义府不遗余力,力襄武氏成为皇后,出了不少非常好的“坏主意”。事成之后,擢拜中书侍郎,赐以男爵。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嘻怡微笑,而褊忌阴贼”,笑里藏刀的典故,正是出自这位李人。“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时人称其为“李猫”。由于恃宠无惧,一次看见理寺监狱中有一个犯通奸罪的妇人淳于氏貌美,他竟敢让理丞典狱长毕正义把这妇人弄出来“昭雪其罪”,自已置个宅把这淫妇养起来。他舒服不要紧,事泄,皇上下诏按问,毕正义倒因惶惧“自缢而死”。李义府一点事没有。高宗夫妇为感激李义府,“诸子孩抱者并列清官,诏为造甲第,荣宠莫之能比。而李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爵,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可见,这一家子上上下下都不是好东西。

    其后,李义府外任,也是贪污受贿,肆无忌惮。一次入朝,高宗都亲口劝他:“听说卿您的子、女婿多为不法,做事应谨慎些才好,我也替您多方回护,希望您嘱诫他们小心点,别太过份。”李义府闻言,“勃然色变,腮颈俱起”,反问皇帝:“谁和您说的”高宗说:“我只是说说而己,您也别问谁告诉我的”。李义府不快,也不道歉,“缓步而去”。到这地步,“上亦优容之”,估计也是武后臣,高宗不敢拿他怎么样。李义府自惭自己祖上不是士族,便上奏改窜太宗时修编的氏族志,把自己家描写成“世代清贵”。

    也是合该有事,有占卜者为李义府“望气”,说李家宅“有狱气,积钱二千万乃可厌胜”,李义府闻知心急,“聚敛更急切”,并不时出城,白天黑夜登古坟四瞭望。此举怪异,被不少人告发,说他“窥觇灾祸,阴怀异图”。这可正触皇家痛,高宗夫妇不再容忍,审讯过后,把他一家子长流延州。毕竟有功于皇帝皇后,以武后阴毒,竟能饶他一命。后来,因遇赦也未能放还,李义府“状愤发疾卒”,死年五十余岁。“自李义府流放后,朝士常忧惧,恐其复来,及闻其死,于是始安。”

    从许敬宗,李义府两人的人品以及他们所受的“宠遇”,可以想见高宗、武后两人的喜恶憎及卑下格调。

    “二圣”在朝唐高宗时代的真正“皇帝”

    唐高宗在位,长达三十多年公元649至公元683,虽属庸劣之君,又有悍毒之妇,但唐朝在这三十多年中仍旧按照惯性前进不辍,尤其是对外扩张的武功,赫赫扬扬,值得书特书。

    高宗永徽初年,唐将高侃击降东突厥余部,生俘车鼻可汗,东突厥土地皆隶唐朝;接着,唐军又数次发军击破西突厥叛军,活捉自称“沙钵罗可汗”的阿史那贺鲁,再把西突厥分为两部,弱而治之,基本上角决了突厥问题;显庆年间,唐军又击灭野心勃勃的百济;龙朔二年,铁勒九姓合众十多万叛唐,唐将薛仁贵征讨。铁勒部族挑选数十位军中最骁健的战士出阵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穿三人。见势不妙,十几万铁勒人一齐滚落下马,叩降请死。“薛仁贵悉阬之,度碛北,击其余众”,手段虽属残忍,但谱就了中国军事史上一曲至为传奇的篇章。为此,唐军军士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将李勣不久又攻克高丽,隋炀帝、唐太宗地下有知,这两位表叔侄当举杯相碰:终于一伸恨怒之气由此,朝鲜半岛基本于唐控制下,并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右武卫将军薛仁贵率唐军两万人驻守当地;西域方面,唐朝更是在早些时候已经把在高昌的安西都护府移至中亚的龟兹国,并设濛池、昆陵二都护府。

    武后真正掌握国政,当在麟德元年公元664。

    武后登上皇后宝位初期,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高宗觉得她既有志又贤惠,喜欢得不得了。得志之后,武后“专作威福”,高宗想自己决定几件朝事,都会被武后制止,“上不胜其愤”,正应了那句话:“至弱之主,必有怒;至暗之主,必有微明”王夫之。高宗生气之余,又听说有妖道郭行真常出入武后卧内,行厌胜之法,更加怒不止。于是,他密召西台侍郎上官仪谋议。上官仪“工于五言诗”,是个词客文官,回奏说:“皇后专恣,海内不服,请皇上废掉她”。高宗点头,马上命上官仪起草废皇后的诏书。

    这边君臣二人正密谈,早有武后安排的宫女、宦者撒丫子飞奔,密报武后。武后也不慌,乘辇直入高宗寝宫,诉说自己无罪。“上高宗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好一个怯懦绿帽皇帝,面对悍妇,羞、惧、畏、忍,一齐涌上心间脸头,惟惟之余,他还把上官仪给“卖”了:“我本无此心,都是上官仪教我”。

    武后冷笑。

    从高宗回到自己宫内,武后马上唤来得力走狗许敬宗,让他上书诬称上官仪与高宗长子燕王李忠谋反,不仅杀掉了上官仪父子,顺带弄死了李忠。李忠是高宗的刘妃所生长子。李忠当年降生,太宗李世民闻讯,高幸得亲自来贺李治,“酒酣起舞”,感染得在座群臣“遍舞”,可见当时满朝君臣的高兴劲。贞观二十年,太宗封这位皇孙为陈王。由于当时高宗王皇后无子,就养李忠为子,并经长孙无忌等人拥举,于永徽三年立为皇太子。永徽六年,王皇后被废,许敬宗等人“希旨上奏”,要求废李忠的皇太子,立武后之子李弘为皇太子。由此,李忠被废为梁王,封房州刺史。由于日渐长,李忠“常恐不自安”,一日数惊,有时在自己家里身穿妇人衣服,以防刺客杀他。同时,他因多次作梦,常召巫士来其占卜。武后等人正要解决他,便以此为罪,把他贬为庶人,流放至黔州穷山恶水之地。由于上官仪早年作过李忠“陈王”时的谘议,武后便乘机把这位“继子”也弄死了事。一石数鸟,可见武后的妇人之毒。

    武后杀掉上官仪、李忠后,气焰更炽。“自是上高宗每视事,后武氏垂簾于后,政无小,皆与闻之。天下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盛年皇帝,完全成为自己老婆的傀儡,这也是天下一奇。

    不仅杀继子,武后连亲子也照杀不误。武后生有四子,依次为李弘、李贤以及后来时而为帝时而被废的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李弘仁孝,喜读书,善待人,并曾谏阻高宗刑杀太过,很有仁德之风。咸亨年间,李弘亲见自己两个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室城公主三十多岁的人,仍旧幽禁于掖庭牢室,“见之惊恻”,上表父皇,奏请放出这两个姐姐嫁人。武后听闻,杀心顿起,愤恨李弘意敢把自己死敌萧淑妃的两个女释放,恨记在心。过了一年多,趁李弘在合壁宫拜见自己,武后下毒,把自己的长子毒死,时年二十四。同年,她又立自己的二子李贤为皇太子。

    李贤“容止端雅,深为高宗所嗟赏”。但武后宠臣明崇俨密奏说李贤“状类太宗”,武后很害怕这个子日后不好控制。同时,宫内的宦者、宫女又都私下议论李贤实际上武后姐姐韩国夫人所生,众议纷纷,李贤“亦自疑惧”。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明崇俨在京中被人暗杀,武后怀疑是李贤所为,便借事把他废为庶人,迁于巴州看管。后来,酷吏丘神勣承武后旨意,逼令李贤自杀,时年三十二。李贤长子李光顺,也被祖母诛杀;二子李守义病死;三子李守礼,“以父得罪,十数年不出庭院”,直到玄宗继位,这位王爷才有了好日子过,封为邠王。诸位宗室王爷宴饮,这位邠王有“天气预报”之称。数日连阴,李守礼会忽然说:“要晴天了”,果然一会就晴;艳阳高照,李守礼会高言:“马上要下雨”。话落不久,乌云顿起。诸王以为戏笑,在一次宗室宴上,家奏称邠王有“特异功能”。唐玄宗奇怪,就询问李守礼何以如此预验天气。守礼回答:“臣并无预晓之术。当年我父亲李贤被贬放后,我被囚禁于宫中十多年,每年都会被武则天数次下敕加以杖打,浑身布满伤痕。如果要下雨,臣背上即感沉闷。天要转晴,臣即感轻健,依此预知天气,并非有什么异术。”言毕,李守礼涕泗沾襟,唐玄宗也为之悯然。

    除李忠、李弘、李贤被武后杀害,高宗八个子,原王李孝还算病死善终,另外两个子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也被武后杀掉。

    许王李素节是萧淑妃所生。其母被杀后,李素节被贬外放,任申州刺史。不久,又被陆续转贬,一刻也不停。武则天天授年间,思起其母旧恶,她派人把李素节和泽王李上金召入京师。临行,李素节听见城内有人送葬哀哭,感叹说:“想病死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怎么还如此哀哭呢”连京城都未入,李素节就被武后派人在龙门驿用带子勒死,并杀其九子。泽王李上金与许王一同被征召入朝,听见四弟被杀,惶恐之下,也自缢而死,他七个子也被武后于流放途中弄死。

    笔者二十岁时,趁放暑假曾去洛阳的龙岗石窟游玩。北方秋日,空气澄明,艳阳高照,卢舍那佛屹立于山前,庄严肃穆,结跏跌坐,令人顿起崇穆之意。像头束高肉髻,涡状纹发型,双耳重肩,眼帘微垂,嘴角隐含意味深长的笑意,既有天国的高尚,又有人间的慈祥。据说,此尊卢舍那佛,作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是仿摹武则天本人的相貌雕刻而成。笔者当时年青,还不知武则天有那么多骇人听闻的残忍“事迹”。由此,当时倒可以真正怀有“无暇”之念对佛教艺术进行最深刻的审美。

武则天历史资料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