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 护国公的抉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护国公不必多虑,吴太医说了,这次开的是《黄帝内经》里的古方十三味地黄丸,药到病除,只要两个疗程……”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没完。

    刘招孙对部下出现分歧早有心理准备,只要站在各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想明白。

    张嫣为护国公延续香火,将来康应乾必是新朝权贵,至少是勋贵一类的人物。

    这次西征,刘招孙若有三长两短,康应乾这些年的隐忍,付出便付之东流。

    谷/span  所以,老康才要求稳。

    而杨镐则是立足长远。

    他在陕西做过推官,知道当地情形。

    陕西决不可放任不管,否则流贼流窜中原,女婿便是真的称帝,也将面临遍地烽火的窘境。

    而且,从私心来说,杨镐和武之望交情匪浅。他想保一保这位老友,否则按康应乾,武之望就要被凌迟了。

    刘招孙抬头望向邓长雄。

    军队代表一直没有发言,是时候听听他们的意见了。

    “老邓,现在有多少兵可以出动?”

    邓长雄早想到这个问题,连忙从怀中取出个小册子,对着册子道:

    “回护国公,除近卫第一军,其他各部主力都在各方驻守,防御或镇压潜在敌人,京城还能整建制调动的,只有第九军和第十军,不过两支新军没有实战经验,而且要协助镇守京师,水师还在恢复,骑兵营刚从蒙古回来,还需休整······”

    护国公大手一挥,打断部下:

    “不要磨磨叽叽,直接说,有多少人?”

    邓长雄放下小册,大声回道:

    “可调动老兵一千,新兵四千,骑兵一千,炮兵五百,火炮不计,辅兵人数不足,只有一千人,塘报说陕西各地流賊已过十万,其中三成为边军……”

    刘招孙倒一口凉气,咬咬牙道:

    “八千打十万,够了。”

    康应乾见刘招孙又要亲征,再也忍受不住,大声反驳道:

    “八千战兵,大半新兵,粮草不济,友军落井下石,这样铺到陕西十几个州县去打十万流寇乱兵,砸进去连水花都溅不起,刘招孙,你若再一意孤行,休怪老夫·····”

    众人呆呆望着康应乾,各人被他嚣张的气焰惊住,从来没人敢这样和刘招孙说话,大家都开始为康应乾捏了把汗。

    连康应乾也觉得自己失言,手足无措站在原地。

    杨镐转身对孙传庭耳语几句,孙传庭立即开口给康应乾补上一刀。

    “康监军,你当要如何?京城那些谣言,也是你让人传的?张夫人还未生下小主公,你便这般着急要当托孤重臣?”

    康应乾大声叫道:

    “休要血口喷人!你们才是奸臣,陕西虎狼之地,非要逼着护国公涉险,孙传庭!你莫不是嫌在京师为官太小,想回山西做个巡抚!”

    “住口!”

    咣当一声,雁翎刀出鞘,茶杯被削去大半,露出红褐色的普洱。

    四周鸦雀无声。

    “吴霄。”

    刘招孙抬头望向角落侍立的卫兵吴霄。

    这种级别的会议,吴霄林宇这样的卫兵当然是不需要开口的。

    “你的家人为何一直不来京师?这次流賊进犯三原,他们当如何自保?”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吴霄缓缓抬头,双眼已是微红。

    “回,回护国公。”

    身材高大的吴霄此刻语声嚅嗫,刚刚开口,眼泪就流出来了。

    众人这才想起,他是陕西三原人。

    “家父去年托人来信,说,说我奸邪不分,与乱贼为伍,不认我这个忤逆子,断绝关系,已销了吴家族谱。”

    开原这两年渐渐崛起后,护国公麾下一众心腹,凡是关内有家眷者,家人都被接到了辽东。

    只是吴霄还是茕茕独立,刘招孙私下问过他几次,都被搪塞过去。

    没想到竟是这样。

    想来吴家家风严整,见开原军入关靖难,便认定为叛逆,所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护国公喟然长叹,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见吴霄忽然跪下,砰砰磕头,地面很快沾满血迹。

    “求护国公出兵,拯救秦人,救我父母兄长!”

    刚才水火不容的两边忽然都不再说话,呆呆望着眼前这个被从族谱中除去的卫兵,这个曾经的三原游侠。

    刘招孙上前扶起吴霄,用袖子拭去他额头血迹:

    “人皆有赤子之心,吴霄,纯孝也。爱其父母,施及秦民。《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我开原军百战不殆,靠的乃是人心所向。拯救秦民,责无旁贷,这也是开原的本心,不要因为现在地盘大了,官位高了,就忘了本。若有异心,便不是本官的人,不是本官的人,便是本官的敌人!”

    乔一琦见刘招孙如此这般,也不顾自己生死,厉声劝道:

    “护国公,今时不同往日!往年在萨尔浒浑河,开原势单力薄,动辄破釜沉舟,与建奴豪赌,是被逼无奈。而今护国公已是大明国柱,百万人马仰仗鼻息,陕西并非肘腋之患,一年半载不会威胁京畿!劳师远征,若旧病复发,再有赫图阿拉之事,那时,辽东京师血流成河,又当如何?”

    护国公抓起雁翎刀。

    吴霄裴大虎连忙上前阻止,杨镐挡在乔一琦身前。

    刘招孙收刀入鞘。

    这位一直追随自己的乔公子,两鬓又多了些白发。

    “乔监军放心,不必扫荡陕西全境,否则十万人马也不够,只要与流贼决战,灭掉几股大匪即可。本官不止要扫平流寇,还要以此为契机,推行新政,所以,开原必须出手!”

    “传本官将令。”

    众人齐齐站起,等待护国公发布命令。

    “五日之后,邓长雄率近卫第一军、第二军余部,与王增斌骑兵团一起,从京师开拔。民政、工坊协同。另以本官名义给满总兵发塘报,让他率兵协同,务必在陕、豫边界堵住流贼,不使流贼逃窜河南。”

    刘招孙说完,又补充道:

    “再从本官卫队抽调八十卫兵,随大军出征,进入陕西后,全部听吴霄调遣。”

    他目光扫视众人,大声道:

    “平日争权夺利,本官不会过问,关键时候坏了开原大事,别说是元老首辅,便是皇帝老儿,我刘招孙也照杀不误!诸位放心去陕西,本官与杨阁老康监军三人坐镇京师,协调各方调度,看谁敢兴风作浪!西征军凯旋之日,便是新政开始之时!到那时,诸位才是真正的从龙之臣!”

    待众人散去,护国公留下沈炼,对他吩咐道:

    “从现在开始,严密监视京师御史动向,搜查他们各种罪证,找机会,连根拔起。”

    沈炼笑道:

    “护国公放心,这些疯狗四处咬人,没有人不恨他们!镇抚司便有京师各御史黑料,随便都能找到。”

    刘招孙正色道:

    “要能一击致命。本官没空和他们打口水仗。”

    新政的第一条,便是废除御史言官。

    他要比张居正做的更彻底。

    御史是各派都憎恶的势力。

    先消灭这个群体,除了皇帝本人,应该没几人站出来反对。

    改革,就是要先易后难,从捍卫最大公约数的利益开始。

    

    (

第343章 护国公的抉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