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残阳起风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 太陵变乱 第九章 太陵城下的对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领头的乡绅冷笑道:“哼!足下便是威名赫赫的廖总兵吧?”

    “嗯!正是在下!”

    “总兵大人,得罪了,别人怕你,我们太陵城的百姓可不怕你!我们今日来此劳军,恭迎凯旋之师,怎么,总兵大人要跟我们过不去?”

    “不是,不是,只是这百姓出城劳军自古并无此例啊!要不,还是请各位先回去,待下官禀明了圣上……”

    “总兵大人莫说笑了!”乡绅不待廖晋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哼!当初叛军进逼南都,总兵大人潜身缩首苟安续命,不思为国御敌,不顾太陵百姓安危,这难道就是武将的本分吗?再看人家玄大人以单薄之身,统兵平叛,收两省之地,如今得胜还朝却遭你等宵小之人构陷坑害,我等太陵百姓觉得不公!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乡绅的话还未落地,人群中就立即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是!!!”接着人群中的百姓们开始奚落起当面的廖晋他们来,大家不停地喊着:“滚吧!”“快滚!”“还站在这?脸皮真厚!”

    廖晋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但一时又不知道能说什么,终于他身后的士兵们受不了这般狼狈了,有人悄悄凑到廖晋耳边说道:“大人,要不还是先撤吧,这万一要是激起民变……人家那么多张嘴,到时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廖晋听来也是无奈,他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撤!”就在他调转马头返身离开时,百姓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呕!”的起哄声!

    接着数万百姓组成的人潮,便涌到了玄素清和他的将军们面前,素清他们早就齐刷刷下马迎接百姓们了。

    还是刚才那个领头的乡绅,这回竟是一脸感激的样子,走上前去抱拳拱手道:“玄大人及诸位将军,太陵百姓在此拜过了!”

    素清他们赶忙上前伸手搀起下拜的百姓,素清对着百姓大声说道:“乡民们,大家请起!玄某受之有愧。”

    领头的乡绅说道:“当朝的宵小之辈心术不正,我太陵城的百姓可明白的很!大家说是不是?”这句问话刚出,人群中再次爆发出整齐的一声:“是!”,乡绅接着说道:“天下倾颓之时,玄大人只身犯险,平叛剿贼收复失地,实乃朝廷之中流,更是百姓的依仗,我太陵百姓因玄大人而免于刀兵战火之苦,万千子弟免遭涂炭,无数慈母得保赤子,多少人妻不再垂泪锁眉!如此,大功大德,当得起太陵百姓这一拜!”

    “诸位父老谬赞了,素清生于斯长于斯,乃是拜本乡父老之恩惠才有了今天,故而,在诸位面前何敢称‘功啊!”

    接着,那几个举着万民伞的壮汉,郑重地将这万民伞交到了素清的军士们手上,而后,士卒们也收下了百姓们送来的劳军之物。军士们自然千恩万谢!

    领头的乡绅对素清说道:“玄大人,现在太陵城已三门大开,我等百姓愿随护大军进城!请随我来!”

    素清拜谢道:“玄某谢过诸位!”说完,又回头对身后诸将说道:“众将听令,全军下马随百姓前行,所有将士自王明宝、李敢以下于城下扎营,其余众将官自领亲兵卫士随我入城!”

    全军应道:“得令!”

    于是,玄素清的队伍便在两边百姓的随同下,向着太陵城行进着。这时,杜恺来到素清身边悄声说道:“大人,这太陵城的百姓真是深明大义呀!”

    素清听着,冲着杜恺笑了笑,并未开口回答,他想着:杜恺哪知这其中的些许奥妙啊!说百姓们深明大义确实不错,可是,能有这么大阵仗,也不是光有深明大义这四个字就能办到的。素清很明白,这一切的背后绝对少不了他的师父慧宣法师的影子。只要看看刚才那领头的乡绅对于廖晋这样的一方军阀,言语里竟毫无客套便能猜到些许了。而如今的南直隶,除了慧宣法师怕是再没人能有这般能耐了,仅凭一己之力便能驱使数万百姓,哪怕是刚刚登基的咸嘉皇帝。

    素清的判断没有错,其实廖晋刚刚才领兵出城,太陵城中的百姓们便开始向着城门聚集而来,本来要关闭的城门,面对着不断涌来的数以万计的百姓,根本无法关闭。毫无疑问,这些百姓都是慧宣法师的信众,他们走出家门穿梭在街巷之中时,手腕上都还缠着佛珠,彼此一看自然心领神会,可一到了城门口便又都收起了佛珠,默默地向着城门外涌去!

    城中街市上空无一人,商铺闭户,行者断绝,往日里人声鼎沸的大津朝南都,此刻一下子便陷入了空寂沉默之中,此番景象立即传到了皇宫之中,咸嘉帝听闻之后,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在场的人全都不知所措,春和宫中鸦雀无声,半晌,立于堂下的袁思孝这才惊醒一般开口问起报信的宫人:“百姓往哪个城门去了?”

    宫人答道:“百姓们皆往神策门去了,太平门和钟阜门内也有大量百姓出城!”

    袁思孝听后,转向皇帝拜道:“圣上勿惊,臣即刻带领巡防营将士前去将百姓追回!”说完立即转身就要往殿处走去。

    这时,汪正明突然开口喊道:“等等!”见袁思孝止住了脚步,汪正明又开口问宫人道:“百姓们可有扶老携幼,身背包袱?”

    “没有!”宫人答道。

    “你可亲见?”汪公公追问道。

    “回公公的话,来报信巡防营军士说,百姓们衣着单薄,并无过多随身之物!”

    听到这,汪正明好像明白了什么,不过,他还在努力的整理着思路,所以还没开口,但是,皇帝和袁思孝却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他。

    好在,汪正明没有耽搁太久,他先是挥手让报信的宫人退出了春和宫,而后开口道:“万岁不必忧虑,百姓们定是出城远迎玄大人去了!”

    “啊!”咸嘉帝和袁思孝同时都惊叫了起来。

    “何以见得?”皇帝问道。

    “百姓们未携家资,必不是逃亡,而神策门的方向正是玄大人回师的方向!”

    皇帝听着微微点了点头。

    可是,汪正明脸上却看不到丝毫如释重负的释然,反而更加冷峻了起来。

    只有袁思孝好像心里藏不住事似的骂道:“我说这个玄素清是个南蛮泼皮吧?看到了吧,一群乡野村夫一哄而上地去迎他,哼!真是狗肉摆不上桌!”

    咸嘉帝也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才好像自言自语地说道:“当务之急是,咱们应该如何应对啊!”

第六卷 太陵变乱 第九章 太陵城下的对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