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7章 内廷态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排明军士兵走到他的面前,他们身上红色的鸳鸯战袄显得那么刺眼。

    nbsp“这里有个活的,看样子还是个大官儿。”

    nbsp莽应里是懂汉话的,他能听懂那些明国人说的是什么。

    nbsp他,被明军俘虏了。

    nbsp很快,他双臂就被人架起,然后被他们很粗暴的往后拖去。

    nbsp在他身旁,没有一个缅甸人,入眼的只有列队整齐的明军士卒,正在继续向前走去。

    nbsp“这衣服是缅甸贵族穿的?”

    nbsp不知道被拖到那里,他看到眼前有十多匹马,最前面是几个穿着明军高级铠甲的将官。

    nbsp是的,他身上穿的是缅甸的王服,只有王室才可以穿戴的。

    nbsp只不过到现在,除了看得出他穿的衣服和其他缅甸人不同外,其实已经污秽不堪,失去了原来的模样。

    nbsp“你是谁?我知道你听得懂汉话。”

    nbsp刚才发问的明军将官继续问话道。

    nbsp莽应里抬头看了眼,对方是个中年将领,一身鱼鳞甲,双臂还有虎头护肩。

    nbsp铁质头盔被擦得净明瓦亮,一束红缨定在头上随风飘动,双耳有凤翅,显然这是明军中高级将领所用。

    nbsp莽应里丧气的垂头,嘴里说道:“我是缅甸王国王子,莽应里。”

    nbsp东吁王朝是外界对莽瑞体所建王朝的称呼,在他们国内都是以缅甸王国自称。

    nbsp之所以被叫做东吁王朝,因为他们的王城在东吁城。

    nbsp“缅甸王子,莽应里,哦,莽应龙的儿子,呵呵,也就这个样子儿。”

    nbsp李成梁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也就没有兴趣。

    nbsp其实,听说前面报告抓到一个缅甸大官,他也只是好奇,抓到了谁。

    nbsp至于其他的,他都放在眼里。

    nbsp败军之将而已。

    nbsp又不是莽应龙,毕竟那人已经被李如松他们抓住了。

    nbsp等莽应里被人拽走后,李成梁才对戚继美笑道:“没想到这两爷子命这么好,这样的炮火轰击他居然完好无损活下来了。”

    nbsp对先前那队缅甸贵族的炮击,李成梁可是看的清楚,几十个人,大部分被打死打伤,跑掉的也就十来人。

    nbsp莽应里能够在这样的阵仗下毫发无伤活下来,只能说他的命是真够硬的。

    nbsp“大帅,现在军中知道他活着的人不多,要不要.....”

    nbsp戚继美也是会察言观色的,知道李成梁有弄死那些缅甸权贵的意思,所以说话自然投其所好。

    nbsp“不用,抓就抓了,到时候和他爹一起打入囚车,连带其他缅甸的官员一起运到京城去。”

    nbsp李成梁无所谓的说道。

    nbsp不过仗差不多打完了,接下来就是后续安定缅甸了。

    nbsp对于下面的事儿,无非两条。

    nbsp一是统治缅甸,消灭一切反抗力量。

    nbsp二就是向朝廷献俘,到底该派那些人回京城参与献俘大典,这个就值得费费脑筋。

    nbsp李成梁有心让大儿子李如松去,让他多在朝廷里露露脸,这有利于他将来仕途发展。

    nbsp李成梁知道他是不能去的,他还要坐镇缅甸,征讨不服。

    nbsp当初安南时,如果张辅能够在安南多呆上几年,让明军彻底占领那里再班师回朝,或许安南现在还存在。

    nbsp就是因为张辅带走了能征善战的精锐,才给了安南人可乘之机。

    nbsp李成梁可是清楚,魏广德明言要他留在缅甸几年,怕是只有老了才能回京城去。

    nbsp虽然用爵位吊着他,可他也趋之若鹜。

    nbsp武将当到头,也就是想把李家变成勋贵这一个愿望了。

    nbsp自己的未来已经可以一眼望到头,那接下来就是给儿子们铺路,为了让李家也能与国同休,他李成梁也是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大帅,大帅,戚将军,缅军残部降了,他们已经丢弃了武器跪地请降。”

    nbsp明军继续前进不多久,前面就有人来报。

    nbsp“嗯,走,去看看。”

    nbsp李成梁笑着对戚继美说道,带着亲兵催马向前。

    nbsp......

    nbsp大明京师工部后院,依旧是在黄河图周围,此时站满了人。

    nbsp靠近黄河图的,只有工部的官员,他们依旧在不断演示着黄河泥沙淤堵的后果。

    nbsp只不过和上次张居正、魏广德他们来时不同的是,此时这里不仅有内阁全体阁臣,还有其他五部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甚至冯保也代表宫里来到这里,要亲眼看看黄河该怎么治理。

    nbsp此时场内气氛严肃,所有人都脸色不好看。

    nbsp因为黄河即便经过多次冲刷,最后还是肉眼可见在几处形成了淤堵。

    nbsp这个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潘季驯所提出束水攻沙法的失败。

    nbsp虽然已经演示过多次,但此时潘季驯的脸色依旧难看至极。

    nbsp他用到了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希望能够改变结果,但是都失败了。

    nbsp“不能再继续了,再继续,洪泽湖就该威胁到明祖陵的安危。”

    nbsp终于,来到这里一直就没怎么说话的冯保开口。

    nbsp“束水攻沙法只能延缓一时,却不能根本解决黄河水患,而且如此反复堆高大坝,淹没的土地太多。

    nbsp最重要的是,泗州附近的祖陵,那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nbsp内阁的意见很中肯,如果能够用泗州一地换取黄河治理成果,换也就换了。

    nbsp可付出了,最后还是不能解决黄河水患,这就得不偿失。

    nbsp更何况,这还是以祖陵安危为代价的交换。”

    nbsp冯保的话,基本上就是代表宫里的态度,潘季驯所提的办法作废。

    nbsp潘季驯此刻面如死灰,双眼无神盯着黄河图上那几个泥沙的堆积点。

    nbsp他知道,投入如此绝大的财力物力,如果还需要像现在这样,不断对河道进行清淤,怕是朝廷上其他人也不会答应。

    nbsp因为清口附近高家堰大坝的工程量实在太大了,大到让大明工部都感到负担沉重。

    nbsp可是,作为河道总督,他又必须想办法解决水患。

    nbsp“叔大,善贷,宫里的意思,如果真按照你们的意思,是不是就可以解决水患?”

    nbsp冯保公开了宫里态度后,又对着内阁几人问道。

    nbsp“水患可以缓解,但无法根除,朝廷也只能持续投入钱物维持河道。

    nbsp不过增加的投入,可以在各处水闸和钞关加收的银钱抵偿。

    nbsp另外,漕粮改海,朝廷也会节省不少经费,一进一出预计会有所结余。”

    nbsp说话的是魏广德,内阁已经把治水和河运分开向内廷做了陈述,并建议漕粮不再走河运,改由长江口直接海运北上。

    喜欢。

第1247章 内廷态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