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骁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州之战(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庆的算盘噼啪作响,响的上京都快听到了。

    nbsp这也不能说陆庆的算盘打错了,毕竟他分析的各种因素其实相对靠谱。

    nbsp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是朝廷的命官,提起禁军的印象都是糜烂,将不知兵,兵不习战,武备松弛。

    nbsp但若是让他们说说禁军三大衙,九位殿帅,三十六卫指挥使,以及这三十六卫的具体情况,恐怕就连兵部尚书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nbsp但这是要是问问远在河东的冯神绩,已经率军赶到宣州的李世忠,刚刚得胜归来的傅懋修,兖州坐镇的王彬,这几位勋贵倒是能说个大概齐。

    nbsp而陆庆在起于边军,没在禁军任职过,自然也不清楚禁军水多深。

    nbsp禁军之中共有三十六卫,其实也还有那么几个卫算得上训练有素。其中就包括武功中卫。

    nbsp武功中卫以及武功左卫武功右卫,这也是因为这三卫在西京作为都城时期,驻扎在关中的武功而得名。

    nbsp与其他卫多招收京畿道和上京人不一样,武功卫历只招收关中健儿,是禁军中唯一全都有关中士卒组成的。所以从兵员上来说,武功卫的士卒就比其他禁军要出色。

    nbsp而杜佑又是禁军之中难得的即捞钱又不耽误练兵的。

    nbsp武功中卫本来应该五个都,直接被他干成四个,三个步兵都,一个骑兵都。其中骑兵只有满编数量的六成。整整吃了将近四千人的空饷。

    nbsp这四千人的空饷,有他自己的一大半,剩下也有各级将校的,而余下的兵士也能足粮足饷,甚至偶尔还能有些赏钱。

    nbsp这就让兵士们对日常的训练,热情高涨。

    nbsp所以实际上这支主要由关中军士组成的武功中卫,已经算是禁军中难得的精锐了,虽然他们大多也没打过仗...

    nbsp傅津川是在收到和州军报的第三日,率军安国军两都,以及自己的一千五百牙兵从乌江出发。

    nbsp随后按计划在和州城西北十里处与禁军武功中卫汇合。

    nbsp其中有禁军的一个不满编的骑兵都,一千八百人,傅津川麾下的牙兵骑军一千五百人。

    nbsp余下都是步军,禁军武功中卫三个都,安国军两个都,共一万两千五百人。

    nbsp在加上辅兵和辎重兵,合兵之后全军共两万余人。

    nbsp这几日叛军不断的勐攻,前后已经有近万人的伤亡。而守军在叛军源源不断的攻势之下,也有近三千的兵力折损。

    nbsp所以在看到援军来到,直接在城墙上开始欢呼起来,特别是看到大都督的旌旗之后。

    nbsp官军井然有序的赶到城外,在和州城北五里处扎营,与和州形成掎角之势。

    nbsp而叛军在看到那三千骑军在外围警戒护卫之后,也就没有趁官军立足未稳发动突袭。

    nbsp首先无论是乌江还是含山,距离和州城都不远,官军远远谈不上疲惫。

    nbsp而在此前傅津川甚至想要集合全部骑军疾行,突袭正在攻城的叛军。不过行军的时候,就接到了前线的斥候回报,说叛军的探马数量极多。突袭的想法立马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nbsp所谓突袭,必须达成突然性,不然傅津川这里数千骑兵奔袭过去,敌军的探马探知消息,叛军在城下严阵以待,三千骑兵疾行过去难道去冲阵吗?

    nbsp就算是三千具装甲骑也不敢这么干!

    nbsp于是一贯喜欢出奇兵的傅津川,选了稳扎稳打,各部交替行军,骑兵两翼护卫,把行军途中该做的事情都做的极为扎实。

    nbsp所以在一群叛军将领陪同这吴王登上楼船的时候,陆庆就显得多少有些尴尬,好像跟他说的不太一样啊...

    nbsp吴王望着数里之外的官军大营,心里忧虑更重了。

    nbsp不过他还是准许了王炳和陆庆的求战。

    nbsp王炳为前部,陆庆负责指挥全军。

    nbsp这也是没办法的,虽然前后左右四将军各有其能,但边军出身的陆庆毫无疑问是更了解官军而且指挥作战也更有经验的一位。

    nbsp至于吴王自己,他从来不擅长兵事,更遑论亲自指挥大军作战了。

    nbsp有些人哪怕一辈子身在军旅,谙熟戎机,却怎也算不上真正的将军。

 &nbs

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州之战(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