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人心所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知道,两月前就有了?”

    nbsp那行商闻言,得意道:“老爷我自然知道。实话告诉你们,早两月前,老爷我就收到了消息。早早的就把我家那大子、二子,送去了长沙国。

    nbsp如今他二人已传回消息,参与了长沙国主特开九月恩科,皆已中举。

    nbsp照我那两个儿子所言,九月恩科,参与者有五百余人,最终有一百六十余人中举。

    nbsp几乎三四人,便可中一个。

    nbsp就问问,哪朝科举,能这般容易轻松?

    nbsp而且如今科举,中了之后,优先分配的那可是京官。这京官与地方官的前途,那能一样吗?

    nbsp现在新朝开立,你在长沙国的那些大臣眼皮底下,做出点成绩,提拔还不容易?

    nbsp不过我那两个儿子有志气,中了举后,没选择任官,而是打算再去考十一月的科举,打算中个进士,搏一个更好前程。

    nbsp你们这些家伙,现在还在纠结真不真。却不知真正的聪明人,早早的就收拾好东西,去参加科举了。

    nbsp现在一千七百个官缺,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个被人占了。

    nbsp留下来的,就只有一千五百多个了。

    nbsp要是去的再慢点,这又要少更多。

    nbsp而且这次长沙国的求贤令,可不仅仅发给了我南海国,还发去了宁海国。

    nbsp到时三国贤才齐至,那竞争就更激烈了。

    nbsp不早点去,哪怕这官是天上掉下来送你的,你也捡不着。”

    nbsp周围众人听了这话,一个个不由大为震惊。

    nbsp这些人全都没想到,榜文上所说,竟然全都是真的。

    nbsp不过还是有些人看着那行商,目光迟疑不定,怀疑这是不是官府请来的托。

    nbsp但就在这时,附近也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了此点。

    nbsp“那商户说的不错。我这个月刚从长沙国回来,那边确实在到处求贤,九月确实开了次科举。”

    nbsp“是啊,长沙国的求贤令,两个月前就发出去了。只是我国内现在才发出来罢了。”

    nbsp“现在再不去快点,就真赶不上趟了。”

    nbsp“你与他们说这些作甚?我已让我家中小弟去了,把这些人喊去了,这岂不是与我小弟争官做?”

    nbsp这时有一个员外打扮的中年人,不满的瞪着周围说话的人一眼,然后看着人群道:“大家伙别信这些人说的,他们都是胡扯。长沙国哪有什么科举,哪有什么求贤令,大伙都别去。”

    nbsp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周围原本还在迟疑的人,顿时就有人行动了起来。

    nbsp悄无声息,人群就少了十几人。

    nbsp等有人发现后,原本聚在官榜前的人,顿时去了大半。

    nbsp留下来的人群中,原先开口的那行商,和后面开口应和的员外等几人,彼此相视一眼,露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然后便悄然退去,又往下一处官榜所在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是的。

    nbsp先前人群中的那些人猜的对,行商这些人,确实是托。

    nbsp不过却不是南海国请的托,而是长沙国请的托。

    nbsp目的为的就是最大可能的,鼓动南海、宁海两国的士子,北上给长沙国效力。

    nbsp这些托早在两月前,就安排下来了,原本早早就该行动的。

    nbsp可那时,南海国忙着梳理内政,根本没空理会陆渊的求助,此事便一直拖了下来。

    nbsp直到拖到现在。

    nbsp这些安排下来的细作、托,总算是行动了起来。

    nbsp而效果吗?

    nbsp目前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nbsp……

    nbsp南海城、永宁坊。

    nbsp“陈兄,陈兄。”

    nbsp魏青生推开了好友家门,兴冲冲的跑了进去。

    nbsp“魏兄。”陈文斌走了出来,看着自己毛躁躁的好友,无奈道:“又是何事?”

    nbsp魏青生兴奋问道:“你听说长沙国的求贤令了吗?”

    nbsp陈文斌点点头:“听闻了。”

    nbsp魏青生忙道:“那陈兄你准备去考吗?那可是千余个官缺啊!”

    nbsp陈文斌道:“自然是准备去的,我方才便在收拾行李,准备弄好后便跟魏兄道别,然后北上考试呢。”

    nbsp魏青生不满道:“陈兄去考试,为何不叫上我?”

    nbsp陈文斌无奈道:“魏兄你叔父在国内任官,还做到了县令,算是有门路的。自可在国中发展,又何必与我去千里求仕呢?”

    nbsp魏青生冷哼道:“我叔父是靠着进士身份,这才勉强保住了县令的官位。但就算如此,他的位置也被那些江湖草莽给盯着。

    nbsp哪有余力,帮我活动门路?

    nbsp而且这南海国,放着我等圣贤子弟不用,却让一些只会打打杀杀的人来治理国家。

    nbsp我等举人出身,放在大越那时候,哪个不可以做官?

    nbsp可到了此时,竟求一微末小官而不可得。

    nbsp国政如此混乱,我看这南海国,也长久不了几年了。

    nbsp反倒那长沙王,听闻国中政务,尽托付于我辈科举出身的左右二相,把一片荒芜的长沙国,重新恢复的兴旺起来。

    nbsp如今更是礼贤下士,发布求贤之令。对于贤才之渴求,上古贤君也不过如此了。

    nbsp此时更是听闻,长沙王领兵北征,于江北大破周人,胜绩不断。

    nbsp此等文治武功,皆为世之人杰之主,方才是乱世之中,吾等所求之明主。

    nbsp与之相比。

    nbsp南海国之主,昏聩老朽,国中尽是奸佞之辈,此必亡之国,留之何益?

    nbsp在此为官,自取祸也。”

    nbsp陈文斌听完这肺腑之言,也忍不住动容道:“魏兄所言,皆是我心中之意。既如此,那魏兄且回去准备,你我明日,一同北上长沙,去寻明主。施展抱负。”

    nbsp魏青生哈哈一笑:“这才对嘛。陈兄且先收拾着,我回去准备准备,明日一同出发。”

    nbsp笑着,魏青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迅速返回家中,准备去了。

    nbsp与此同时。

    nbsp相同的一幕,在南海国各地,甚至宁海国各地,也在接连发生着。

    nbsp大量的岭南士子,开始呼朋唤友,成群结队,收拾着包裹,向着他们心中向往的北方圣君之国而去。

    nbsp在严望秋与苏玄歌忽视、或者刻意放弃之下,南海、宁海二国的文人士子之心,甚至地方之民望,已如滔滔潮水,裹挟着这股科举大势,向着陆渊涌来。

    nbsp……

    nbsp不过在这部大势席卷之时。

    nbsp弘道七年十月二十,陆渊在巴陵郡城,暂时将军队托付给了自己弟子周青,然后就脱离了战场,带着安丘真人,两人悄无声息的返回了阳山府。

    nbsp原因很简单。

    nbsp就在前两日,他收到那边传来消息,祭祀天柱的祭坛,在弄了一年多时间后,总算是修建妥当了。

    nbsp此时,也该是时候去祭祀一次,安一安安丘真人的心。

    nbsp然后把这个时刻跟在自己身边,提醒自己要修炼太平道书的家伙,早点给送走了。

    nbsp说真的。

    nbsp这些日子来,一直被这个丹鼎道的真人催促,陆渊也已经很烦了。

    nbsp好在此时祭坛终于修好,总算可以摆脱这个麻烦了。

    nbsp哪怕只是暂时的。

    喜欢。

第214章 人心所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