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大长和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上三个步骤,便是陆渊此次出兵的战略目标。

    nbsp现在第一步占领会川国,已经完成了一半。

    nbsp而在打掉了大长和国北部方面军之后,剩下一半会川国,想要收取也是轻而易举。

    nbsp等收取了这块地盘之后,率兵威逼大长和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nbsp“所以,一切都很完美。杀了大巫祭,最大的一个阻碍已经没了,剩下的就是去收取我的胜利果实了。”

    nbsp盘点了一圈,确认计划没什么问题,并且正按部就班的执行后,陆渊脸上露出笑意。

    nbsp心下大宽之后,他只觉得动力满满,继续充满干劲地处理起公务了。

    nbsp……

    nbsp正如陆渊预料的一样,在击破了大长和国北部用来阻击的大军之后,剩下的会川国西岸一千里地,仅仅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在黄玄和陆渊的率领下,轻而易举的被攻取了。

    nbsp面对两个先天宗师领头,会川国残余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阻拦。

    nbsp几乎是两人稍一动手,敌人就亏上了,高大的城墙根本产生不了任何阻碍,轻松就被打开城门,然后被赶来的大军进入占领。

    nbsp如此在四月七日,楚军渡河开始,到了四月十三日,会川国就全境沦陷。

    nbsp随后陆渊留下一万禁军和四千府县兵镇守此地,一边平息地方上残余的兵乱,一边看押着这些日子来俘虏的四万余夷兵。

    nbsp他和黄玄则带着剩下的五万禁军,一路直趋而下,向着大长和国挺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四月十五日,陆渊率军攻克大长和国直辖的科部国,进入该国核心区域。

    nbsp四月十七日,率军攻破诺澹城,夺下这个昆海最北区域的大城。

    nbsp四月十九日,率军逼近大长和军与昆海军交战的路澹城,成功与李雄率领的昆海军会合,南北包围了大长和军。

    nbsp四月二十日,楚国和昆海国联军对大长和军发起进攻。

    nbsp期间陆渊、黄玄亲自上阵,李雄亦披甲冲锋。大长和军大将军黎川上阵阻拦,结果被陆渊以符剑术打了个重创,最终在刻意放水下,寻到机会,夺命而逃。

    nbsp至此,大长和军顶层战力逃走,没了顾忌之后,陆渊三人大杀特杀,亲自作为锋失,率军冲击大长和军军阵。

    nbsp两边血战三日,大长和军终于抵挡不住,再丢下了四万余具尸体后,溃散而逃。

    nbsp随后联军收整兵马,追索俘虏,领十二万大军,兵进大长和国都阳城。

    nbsp一时间,大长和国震荡,昆海震荡,西南诸国震荡。

    nbsp传承五百余年的大长和国,在强大敌人的逼近下,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分崩离析之时。

    nbsp……

    nbsp宽阔无际的大湖在微风的吹拂下,荡漾出层层波澜。

    nbsp两岸一片片的农田,此时已经长出了青绿的禾苗。

    nbsp只是在这农时,这片肥沃的农田上,却没有农人前来侍弄,空旷的田野上,已然见不到半个夷人百姓。

    nbsp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座座建在田野上的军营,以及在各个军营之间,来回巡逻操练的军事。

    nbsp沉闷鼓声在营中响起,配合着那一声声军士呐喊,令得天地都仿佛为之震颤。

    nbsp而在这嘈杂营地之外,紧邻着的昆海湖边,一座已经空无一人的小码头上。

    nbsp陆渊倚在一个湖心小亭内,看着这千里大湖,粼粼波光,不由出声赞叹:“不愧是西南三大湖,这千里湖泽,一望无际,几乎不下于洞庭湖。

    nbsp在这一片山岭没见过,苍茫大海的夷人眼中,确实称得上无边无际了,难怪他们会给这里取个昆海名字。

    nbsp若是在这里修建陂池沟渠,将昆海之水引向两岸,数十万顷良田唾手可得。

    nbsp此当真是王霸基业,天府之地。”

    nbsp旁边,听着陆渊如此赞叹,侍立在一旁的李雄脸色一僵,心中不由打起鼓来。

    nbsp陆渊只是第一次来此,初次见到昆海,便心生如此赞叹。

    nbsp而他可是已经统一了昆海南部、东部,甚至连北部也占了过半,并且已经统治了年余时间。

    nbsp正是有这份经验打底,所以李雄才深知,昆海这片地区,到底有多么富庶。

    nbsp单就是他控制的昆海一半区域,已经被当地夷人开垦出来的良田,就有十万顷之数,足可养活六七十万之民。

    nbsp而这还不是极限。

    nbsp就如陆渊所说,如果在两岸修建沟渠的话,那么开垦的农田数量,还能再增加一半左右,能养活的人就更多了。

    nbsp仅这一地,便能供养百万人口。

    nbsp而这还只是昆海附近区域,昆海国内,可是还有大片区域,不在昆海两岸范围内的。

    nbsp这些区域虽然山岭占多,但也能开发出数万顷田,同样能养活二三十万人。

    nbsp才只有两府半的地盘,潜力便有如此之大。

    nbsp真的难以想象,如果将整个昆海地区占领,然后全部开发出来,该是何等样景?

    nbsp‘怕不是养活个二三百万人,都轻而易举吧?

    nbsp李雄心中这般想着,就不由更紧张了。

    nbsp这么一片富庶之地,他看了都心动不已,视为自己开拓西南的王霸之基。

    nbsp而眼前这位楚国之主,见到这么肥的地盘,绝不可能不心动。

    nbsp若是对方动了心思,面对庞大的楚国,那他好不容易才打下的地盘,岂不是又要再交出去了?

    nbsp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没人甘心让出。

    nbsp李雄也不例外。

    nbsp可他却没有拒绝反抗这一切的实力,不管眼前只能做出任何决策,李雄都只有接受的命运。

    nbsp如此他怎能不紧张?

    nbsp“放宽心。”

    nbsp陆渊何等修为,凝聚一气的他,神识敏锐无比,李雄心中几乎刚生出这点念头,他便从对方的神情和肢体动作中察觉到了。

    nbsp只是稍微一想,就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

    nbsp于是不由笑道:“孤此前说了,昆海之地,你打下来的,那就是昆海国的。只要昆海国效忠楚国,每年上供的钱粮物资不短缺,孤不会插手。

    nbsp我大楚吃下黔中郡,已是极限,数十年内,没有余力再对外进行开拓了。

    nbsp而且就算要再对外开拓,也不会是西南,西边和南边,那里的地方可不逊色于昆海,而且消化起来也更简单。

    nbsp在这片蛮荒之土,孤只打算羁靡,收一些附庸国就可以了,并不打算进一步开发。”

    nbsp陆渊看着李雄,意味深长的说着。

    nbsp而后者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松,脸上露出喜色,就想出声言谢,并且解释一下。

    nbsp但不等李雄说话,远处一支十余人的队伍,也穿过层层封锁的亲卫,朝着湖心处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见此,陆渊挥了挥手,止住了李雄,笑道:“李卿,看吧,大长和国的人来了。日后他们可就是你的同僚了。

    nbsp大长河与昆海两国,今后共处昆海之地,为我楚国藩邦。

    nbsp你们面对大理、南诏二国,可要齐心协力,一起为大楚屏蔽外敌,稳定西南啊。”

    nbsp旁边李雄看着大长和国渐渐靠近的使者,眼神流露出一丝复杂,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nbsp但最后心中一叹,苦涩点头:“外臣遵命。”

    nbsp话音落下。

    nbsp李雄知道,自己占据整个昆海,独霸这片沃土的野望,算是彻底成空了。

    nbsp眼前这位楚王,不可能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占据昆海之地。

    nbsp将此地一分为二,交由自己控制的两个国家掌控,才是帝王平衡之道。

    nbsp而没有实力反抗的昆海国,哪怕心中再多不甘不愿,也只能乖乖接受这个现实。

    nbsp一念至此,这为昆海公,在近年来历次大战中,好不容易攒起的一丝野望,彻底掐灭。

    nbsp神武六年五月一日。

    nbsp楚王陆渊引军十万,兵围大长和国都阳城。

    nbsp此时阳城中,兵不过三万,且多为老弱。大将军黎川更是重伤卧榻,实力大减。

    nbsp城中人心震恐,上至公卿王族,下至百姓士卒,皆已丧胆,毫无战心。

    nbsp于是次日,城中投降派达成妥协,派出使者外出,商谈请降事宜。

    nbsp五月五日,经过数日商谈,大长和国正式向楚国开城出降。

    nbsp随后,根据协议,大长和国去大号,改名赤黎国,国主称赤黎公。

    nbsp赤黎国控制的昆海半个北部区域,割让给昆海国。仅保留昆海西部区域,以及西部十一国,约六府之地。

    nbsp而昆海国则控制昆海南部、东部、北部,共计四府之地。

    nbsp赤黎国正式成为楚国藩属,两国战事停歇。

    nbsp至此,西南之地,楚国占领黔中一郡十府,收昆海、赤黎两国为藩属,共计开拓一郡两国。

    nbsp大楚征伐西南夷之战,历时一年又十个月,正式落下帷幕。

    喜欢。

第295章 大长和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