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瞒天过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个时辰之后,陆渊沐浴更衣完毕,还小息了片刻,随后便起驾前往乾阳殿。

    nbsp等到抵达时,孙思文和楚国使者已经等候多时。

    nbsp“见过大王。”

    nbsp“外臣苏洵,拜见楚王。”

    nbsp两人看到陆渊到来,连忙行礼。

    nbsp陆渊走到王座坐下,然后目光向下看去,扫过两人,着重在那位楚国使者身上打量了一会,然后问道:“周使前来楚国,不知所谓何事?”

    nbsp苏洵看起来像个文弱儒生,相貌俊雅,气度翩翩,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nbsp此时听了陆渊问话,苏洵坦然答道:“近年来敝国不幸,屡遭兵劫,国中青壮用武颇多,用于生产则愈渐减少。

    nbsp时至今日,国中用粮愈发贵乏。

    nbsp近些日来,楚国威名日隆,国中富庶,更是远近皆闻。

    nbsp我主听闻楚国粮多,近年来更是向周边诸国不断售粮,救济诸多。

    nbsp是以特遣外臣前来巴陵,向楚王求购粮草,已缓国中粮困。”

    nbsp“购粮?”

    nbsp陆渊听完苏洵来意,眼中神色微闪,目光不由看向孙思文,与对方对视一眼,心中顿时了然。

    nbsp难怪这位好友说,自己无法决断此事,要让自己来把握主意。

    nbsp其实向楚国购买粮食,虽然也是重要的军国大事。

    nbsp但近些年来,楚国不断向外售卖粮食,其中事务陆渊早已放手给了朝廷内阁,交由孙思文等大臣处理。

    nbsp他本人只是关注一下结果,并不亲自干涉。

    nbsp但楚国可以卖粮给苏国宋国,卖给西南三个藩国,甚至卖给大理、南诏两个夷国都可以。

    nbsp可却独独不能卖给周国。

    nbsp原因也很简单。

    nbsp因为陆渊早就跟孙思文等大臣心腹说过了,下一步楚国的攻略目标,将会以周国汉中郡为主。

    nbsp只不过如今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楚国也需要时间修养,所以才一直没对汉中动手罢了。

    nbsp试问知道楚国下一战略目的的孙思文,他又怎么可能将楚国的粮食,卖给楚国未来的敌人,帮着壮大他们呢?

    nbsp因此周国前来求购粮食,孙思文等内阁大臣根本不敢做主,只能请示陆渊这位楚王,由他来做决断。

    nbsp心中想明白这些,陆渊闪过无数念头,各种计较涌过,最终眸光一闪,看着下方苏洵,笑着说道:“我大楚自从数年前起,便开始向天下各国售粮,做的是天下人的买卖。

    nbsp周国既然愿意与楚国做生意,孤自然欢喜。

    nbsp就是不知使者想要购买多少粮食,孤也好准备一番,免得不令周国失望。”

    nbsp苏洵闻言大喜,连忙行礼拜道:“外臣多谢楚王宽厚。禀楚王,此次我周国求购粮食不多,仅一千万石而已。听闻大楚积粮四千万石,拿出此笔粮食,绰绰有余,必不会让大王为难。”

    nbsp楚国称霸之后,天下各国,有的惊异于楚国人口之多,有的惊异于楚国兵马之强,有的惊异于楚国疆域之广,自然也有的人惊异于楚国钱粮之盛。

    nbsp其中周国,便最为关注最后者。

    nbsp国中因为战事已经渐渐贵粮的他们,急需向外求购粮草,以弥补国中不足。

    nbsp可周国北面,是世敌魏国。

    nbsp东面,是虎视眈眈,随时想要西进,吞并周国河南、南阳二郡的梁国。

    nbsp西面则是国小地瘠,同样缺粮的西凉国。

    nbsp以上三者,都不可能卖给周国粮食。

    nbsp于是纵观一圈,有粮,并且愿意向外贩卖的,竟就只有楚国了。

    nbsp故而当楚国有四千万石存粮的消息传开后,听到消息的周国君臣,经过商议后,迅速便作出了决定。

    nbsp派出使者,前来楚国购粮。

    nbsp除此之外,也借着这个求购粮食的机会,趁机试探一下楚国,看看这个新晋崛起的南境大国,是否对周国有所异心?

    nbsp此时周国已经三面皆敌,若是楚国再加入进来,对周国图谋不轨,那绝对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

    nbsp尤其是周国南境,汉中郡的驻军已经被抽走大半,只留五万战兵驻守,防备可谓空虚至极。

    nbsp这时楚国要是派兵北上,以周国的力量,绝对无法抵挡。

    nbsp整个汉中郡,怕是都要就此丢去。

    nbsp所以为了避免此事发生,此时借着购粮的名头,试探一下楚国,就很有必要了。

    nbsp如果楚国真的对周国图谋不轨,那么趁此时机,是绝不会向周国出售粮食,用以资敌的。

    nbsp若真如此,那这次出使回去,苏洵一定要上奏天子,让国中加强汉中防御,以备楚国来袭。

    nbsp而楚国如果对周国没有恶意,那就更好了。

    nbsp借着这一千万石粮食,省着点用的话,足可供给前线百万大军所耗,能大大缓解国中粮草压力。

    nbsp西南边的那些雪原蕃人,如今经过数年的连续入侵,早已疲惫不堪,死伤惨重,实力大减。

    nbsp以周国朝堂诸多贤臣估算,最多再有两年,那些蕃人就将支撑不住,彻底溃败。

    nbsp到了那时候,周国便可一举击溃那些蕃人,然后顺势南下席卷,攻入雪原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虽说周国对雪原那些贫瘠的地没多少兴趣。

    nbsp可就如楚国这几年来,也派兵攻打了雪原,设置了一个河谷郡一样。

    nbsp在雪原上一些河流湖泊密集地方,还是比较适合开垦耕种的,若能占据下来,设置个三五郡没什么问题。

    nbsp而且雪原肥沃的草场颇多,占下来后,周国也能多上无数上好的养马地,这也是一大好处。

    nbsp有着这两大收益,足以令周国心动了。

    nbsp所以哪怕跟雪原蕃人的战争极其艰难,但这些年来,周国还是一直咬牙撑着,没有丝毫退让求和的想法。

    nbsp甚至在前不久,那些雪原蕃人派人前来求和,周国也是直接拒绝,根本不同意对方的条件。

    nbsp前面那么多艰难,都硬撑过来了。

    nbsp此时眼看着就要获得胜利果实,周国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不打?

    nbsp只要能如愿攫取上面的两大收益,那么这几年来,周国因为战争所受到的损失,瞬间就能全都弥补回来。

    nbsp甚至不仅仅是弥补,若真能拓地三五郡,获取无数优良马场,并且收服数百万蕃人为己用的话,周国的国力都能暴增一半,瞬间逼近已经统一青州的梁国。

    nbsp这么大的好处就在眼前,胜利即将到来,周国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把这场战争给打下去。

    nbsp不过周国缺粮,也是现实。

    nbsp为了这场战争,为了应付三面的压力,包含民夫在内,周国常年动员两百万以上的兵马,早已是疲惫不堪。

    nbsp紧靠国中的积蓄和生产,已经无力维持这么庞大的大军了。

    nbsp所以为了让战争能维持下去,便只能求助于外了。

    nbsp这即是苏洵今次前来楚国的任务了。

    nbsp事关国家兴衰,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他都要全力促成此事。

    nbsp‘好在看楚王意思,似乎并没有对周国敌视,这倒是天大好事。今次出使,看来可以全功而返了。

    nbsp苏洵心中想过诸多事情,不由微微振奋。

    nbsp不过国之大事,不可不慎。

    nbsp是以虽然见楚王态度似乎很友好,但他也没大意,而是依旧小心谨慎的观察试探,并没真的就掉以轻心了。

    nbsp这一番试探下来,经过交锋,两边总算达成共识。

    nbsp陆渊看着下方跟自己谈好条件的苏洵,笑着说道:“我大楚以每斤米六文的价格,向周国出售一千石粮食。交割日期便定在三月后,地点则在两国边境,你我各自交换钱粮之后,便算买卖完成。使者以为如何?”

    nbsp苏洵恭敬行礼道:“外臣无异议,便依楚王所说行事。”

    nbsp陆渊大笑:“那么最后便以此定下了。”
第321章 瞒天过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