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无解之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那么问题就来了。
nbsp哪怕以楚国如今和周国的粮食贸易,一斤粮食六文钱,这种相对饥荒时,中等左右的粮价来算。
nbsp一千万石粮食,大概就要六百六十万两银子。
nbsp买五千万石粮食,则是三千三百万两银子。
nbsp也就是说,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雪原上的周人部落,每年就要花三千三百万两银子,向外界购买粮食。
nbsp并且按照雪原蕃人,每年饥饿人口不断增长的趋势来看,每年花在购买粮食上的银子,还将不断增长。
nbsp一亿两银子,最多也就撑个三年而已。
nbsp雪原蕃人能有多少钱?
nbsp以他们的穷样,哪怕掏空家底,最多也就买个六七年粮食,然后就彻底没钱了。
nbsp没钱之后,那可不就得饿死了吗?
nbsp更何况。
nbsp足足六百万人的粮食,并且这个人数在迅速增长着,周围哪个势力能够提供?
nbsp陆渊的楚国也才八百万人,每年出产的粮食除了供国民消耗外,顶多也就结余出一百多万人的口粮。
nbsp这些粮食除了卖给苏国的一部分外,已经全部存入粮库,加起来也不过四千万石存粮。
nbsp这点积储,还不够雪原上蕃人那些饥民一年所需。
nbsp并且楚国虽然与雪原接壤,但彼此间并没有大道联通,也就有一些蜿蜒崎区,甚至常人难走的小道可以通行而已。
nbsp楚国就算有粮,也运不到雪原上去。
nbsp所以楚国这条路子,算是断绝了。
nbsp那么楚国不行,雪原之外,能够给他们提供提供粮食的,也就只有西凉国和周国了。
nbsp西凉国位于雍州西境,土地多草原和风沙,比起雪原也没富上多少,举国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余万人,是实打实的贫瘠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并且和雪原蕃人一样,西凉国也因为雪灾,陷入了缺粮的窘境。
nbsp虽然比雪原蕃人好一点,不至于被逼到饿死的境地,但也距离这一步,差不多远了。
nbsp同时西凉民风悍勇,比之周人、蕃人更甚。
nbsp他们不来抢周国和雪原,两边就该烧高香了。
nbsp蕃人脑子该有多蠢,才会去抢这些又穷又硬的家伙。
nbsp所以西凉国的路子,也断了。
nbsp楚国、西凉都不行,蕃人剩下的出路,也就只有周国了。
nbsp可也和楚国同样的道理,周国人口两千万左右,每年能够结余出来的粮食,最多供应三百万人的口粮。
nbsp这多出了三百万人口粮中,周国自己还要养一百万的军队,最终能够省下来的,就只有不到两百万人的口粮罢了。
nbsp可这些省下来的口粮,先不说周国愿不愿意送给蕃人,资助自己西南边的一个强敌。
nbsp就说周国愿意,两百万人的口粮,也远远不够蕃人六百万人的缺口。
nbsp到最后还是有四百万人,接近雪原部落总人口三分之一的蕃人,逃不了被饿死的境地。
nbsp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蕃人的钱,不够他们长久的购买粮食。
nbsp周国多余的粮食,也远远满足不了蕃人的需求。
nbsp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之局。
nbsp而两边都想活下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了。
nbsp战争。
nbsp趁着现在还有点家底,蕃人倾巢而出,通过战争来掠夺原本属于周人的口粮。
nbsp同时通过战争消耗多余的人口,以节省出口粮给剩下的人。
nbsp四年时间下来,蕃人部落原本多出的六百万饥饿人口,已经被消耗了三百五十万人。
nbsp只是因为寒冷的继续,还有战争的影响,本该剩下的二百五十万饥饿人口,不仅没继续减少,如今反而还增加了一些。
nbsp如今蕃人部落中,饥饿人口依旧有着三百万左右,远远看不到解决的那天。
nbsp而周国那边。
nbsp也因为这几年的战争,死了无数人,河西、陇西二郡,家家披麻,户户戴孝。
nbsp活下来的人,每一个都与蕃人有着血海深仇。
nbsp从全国各地聚集来的军队,也有大量袍泽,死在了和蕃人战争之中。
nbsp可以说,周国举国上下,都已经和雪原蕃人结下了血仇,可谓不死不休。
nbsp也正是这股仇恨影响,此时哪怕蕃人想要停战议和,周国上下也不可能同意了。
nbsp死的人太多了,付出的也太多了。
nbsp如果不能覆灭蕃人,用这些雪原人的鲜血洗刷,还有战争胜利后掠夺来的利益弥补,根本无法抚慰周国人心。
nbsp蕃人与周国,注定要有一边倒下,然后用自己的尸体化为养分,让胜利者恢复伤口,并且进一步强壮。
nbsp谁也不想自己成为倒下的那一个人。
nbsp而此时楚国,这成了影响这场战局的局外人。
nbsp楚国帮周国,有了楚国的粮食援助,没有后继之力的蕃人必死无疑。
nbsp楚国帮蕃人,已经竭尽全力的周国,面对南边刺向自己胸口的一刀,也根本无法阻挡,难逃战争失败的命运。
nbsp正是清楚这一点,正是明白楚国的重要性。
nbsp所以这个时候听到陆渊亲口承诺,眼前这些方人才如此高兴,如此的失态。
nbsp因为这代表着种族的延续,部落的存亡,自己和部民的性命死活……
nbsp意义如此重大,怎么能不感激涕零?
nbsp而陆渊对于这一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nbsp蕃人对自己越是感激,对自己越是依赖,日后他想拿捏对方,自然也就越是容易。
nbsp他只是答应了与蕃人联合,会北伐进攻周国而已。
nbsp但可没答应,进攻的是一个汉中郡,还是整个周国。
nbsp楚国只是想打下汉中郡,完善西北方向的防御而已。
nbsp在没统一扬州前,陆渊并没有向外州继续开拓的想法,也并不打算和周国死磕。
nbsp所以攻占汉中郡之后,他大概率的选择,便是继续扶持蕃人,让这些受到饥饿驱使的人,持续不断的去找周人麻烦,源源不绝地给周国放血。
nbsp这样互相耗个八、九、十年,等两边都流干了血,耗尽了力气。
nbsp楚国这边也消灭了宁国,一统扬州了。
nbsp届时也就可以兵分两路。
nbsp一路之汉中而上,联系雪原蕃人,出陇西,平河西,占据周国西部二郡。
nbsp一路则可沿汉水,出襄阳,征讨周国之襄阳、南阳二郡。
nbsp如此两路齐出,百万雄师北伐,已经因为连年战争,虚弱无比的周国,拿什么来抵挡?
nbsp而若是楚国能夺取周国的陇西二郡和汉阳二郡,靠着这两处形胜之地,继续向北,则可灭周国,独霸雍州。
nbsp挥师向东,则可配合江南水师,西南二路共讨梁国,进军青州。
nbsp以上不论哪点,都能令楚国在未来的九州争霸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nbsp前世诸葛亮的隆中对,也不过如此了。
nbsp而且不同于只有新野一城的刘备,如今的陆渊本钱可厚多了。
nbsp五郡三国,雄兵百万,先天六人,霸主之基。
nbsp有此实力,蜀汉无法完成的隆中对,楚国却是轻而易举。
nbsp“此时我要做的,就是打下汉中郡后,先顺江而下,彻底覆灭江东的宁国,彻底一统扬州,解决这个后顾之忧。
nbsp如此,不用当心旁人白衣渡江后,我也只可放心北上,与九州群雄争锋了。”
nbsp陆渊心中这般想着,然后看着下方使者,便继续商讨起进一步的合作细节。
nbsp比如蕃人答应的好处条件,什么时候可以送来?
nbsp楚国这边马上就要出兵了,蕃人那边是不是也要配合着出一点兵马,帮着吸引一下周国火力。
nbsp以上种种,关乎核心利益,都是值得争论的。
nbsp哪怕是盟友,也要寸步不让。
nbsp一时间,殿内结盟后,被陆渊叫来会见使者的群臣,便和那些蕃人使者争吵了起来。
nbsp陆渊也在这期间,悄然退去,及时离开了这唾沫横飞之地。
喜欢。
第325章 无解之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