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分化之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些许隐患,不值一提。”
nbsp陆渊听了,却是摆了摆手,毫不在意道:“只要能消灭梁国,统一青州,那么就这点地方势力,相比我大楚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nbsp到时周边大敌全都没了,附近都是我楚国之土,想要收拾他们,那还不简单。
nbsp你可以试着去和这些人接触,不过也不要太过退让,态度强硬点。
nbsp现在是我楚国占据优势,想要拉拢他们,也就是减少点时间和损耗而已。
nbsp告诉他们,只要投降,朕可以保证他们在地方上的财产,但他们必须交出梁郡的权力,接受我大楚的管理,成为楚国良民。
nbsp今后如果想做官,也可以通过从军和科举的路途,和我大楚贤才竞争。
nbsp朕乃天下之主,普天之下,都为大楚之民。
nbsp朕不会歧视他们。
nbsp你把这条件和他们说说,如果能接受的话,那就收下他们。如果不能,顶多也就费点功夫,将他们铲平了。
nbsp其它各国各郡的世家大族,也可以按照这个例子,去接触接触。
nbsp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总归是好过强攻城池的。
nbsp还有那个安王那边,也可以去接触接触。
nbsp这家伙已经自绝于梁国,正是惶恐时候,我大楚这个时候抛出橄榄枝,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nbsp此人要是不想军败家亡,那就唯有投降一途。
nbsp你告诉他,我可以扶他为梁国之主,让他成为新的梁国皇帝,帮他打进咸安。
nbsp这样等消灭了睿王后,他把梁国交出来,我可保他一个公侯之位,日后也算富贵无忧了。”
nbsp怎么说,营陵郡那边,也有两位先天,二十万兵了。
nbsp若是能全都收服的话,也能增强一下楚军这边的实力,并且减少损失。
nbsp尤其是那个安王,作为四皇子,在梁帝死亡,梁国皇位空缺的情况下,更是奇货可居。
nbsp楚国完全可以打着扶他上位的名号,让这个梁国皇子引狼入室,跟着对方杀进梁国去。
nbsp到那时候,这就不是外敌入侵,而是内战了。
nbsp虽然,其他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楚国并不是帮安王,而是想借着扶持之名,行吞并之事。
nbsp可天下聪明人虽多,但相比其整个人口大基数来说,那就少之又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有安王顶在前面,底层一些人,哪怕有上层解释,面对安王的大军,总归是会在心里打几分嘀咕的。
nbsp你们兄弟争位,我们打死打活,这是为哪般?
nbsp又不是国破家亡了。
nbsp甚至就算国破,只要自己家不亡,底层百姓其实也是不怎么在乎的。
nbsp所以有这么一张牌,梁国底层士卒的军心士气,就能凭空削去那么两三成。
nbsp而那些中层的将官和地方大族,有这么一个名义遮掩,再看到营陵郡地方大族的例子,见到有另一条路子可走,那么对于楚国的敌视,自然大大缓解了。
nbsp现在的梁国就是艘破船,所有人都知晓,等明年楚国第三次北伐,这艘船就说不定要沉了。
nbsp这种时候,梁明玉还来个兵变,还杀了自己那么多兄弟。
nbsp这种雷霆手段,虽然效果极好,一举控制了帝都和半个梁国。
nbsp但对于其他既有利益者来说,那就是赤裸裸的,从自己手中抢走利益了。
nbsp尤其是那几个死去皇子背后,还代表了梁国原先高层,方方面面的利益。
nbsp现在这些高层,也被梁明玉杀了许多,剩下一些,被死亡威胁裹挟着,不得不进行屈从。
nbsp但心中要说,没有对那位睿王的不满,那也是假的。
nbsp尤其是在睿王梁明玉,重用他手下的周国系大臣,控制了中枢及地方许多重要位置,直接将梁国本地势力排挤在外后,这种不满就更大了。
nbsp‘你个外来要饭的,凭什么压我本地人一头?
nbsp很多梁人,心中都这么想。
nbsp所以现在的梁国高层,那是面和心不合,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和底下的大臣公卿们,都是各怀鬼胎,人心不齐。
nbsp这种情况下,只要打出安王的旗,给这些人另一个选择,那么梁国都不用楚国动手,自己就要先内部瓦解了。
nbsp等他们斗得差不多了,楚国再大军北上,梁国将不废吹毫之力,轻松就被拿下。
nbsp这可比硬磕对方近两百万大军,耗费数月,死伤百万的代价,要简单多了。
nbsp也正是因此,所以陆渊在分析形势后,立刻就选择做出一些妥协,以换取更大收益。
nbsp至于说,这种妥协后带来的隐患。
nbsp还是先前的话,只要梁国没了,青州一统,甚至中州一统。
nbsp那么以那时,膨胀到不知什么程度的楚国,想收拾这些地方上的家伙,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nbsp当初他为了快速统一扬州,连封邦建国这种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nbsp此时不过是出让一点地方利益,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nbsp只要拿下了九州,收拢气运,那么对于这个统一,是名义上的,还是实质上的,是完整的,还是不完整的,陆渊其实并不在乎。
nbsp反正只要统一了,能用大义名分,聚拢所有气运,不耽搁自己修仙。
nbsp那么一切隐患,大可等百年过后,等其它所有势力的先天都被熬死了,再慢慢收拾。
nbsp那个时候,可就是自己六十四具分身镇压天下,以先天之威压服中州的盛世了。
nbsp掌握了独有的最强武力,剩下那些地方势力,再怎么盘根错节,在无法反抗的情况下,那还不是任由自己揉捏搓扁吗?
nbsp在活得足够久的情况下,陆渊有信心熬下去。
nbsp‘不只是梁国,像郑许晋赵魏徐等国,以后若是机会合适的话,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用藩国的名义,先将他们收编了。
nbsp只要这些人能认服,归入楚国朝贡体系之下,大不了花个上百年时间,再来慢慢削藩。
nbsp反正有我这个开国大帝镇着,想拿捏这些藩国,那还不是轻松惬意。
nbsp就算弄出了一个六国之乱,我也能直接镇压下去,不会出现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
nbsp陆渊被打开的思路,心思一下活络起来。
nbsp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一边打击,一边收服的手段,确实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了。
nbsp只要推行下去,一两年统一九州,都没什么问题。
nbsp后续原本估计,可能要达千万的死伤,也能减少到二三百万之间。
nbsp这无疑能为楚国,减少大量的损耗和时间,是相当值得买卖。
nbsp“不过我想用这个方案,收服其它各国,可他们却不一定愿意接受啊。
nbsp作威作福久了,谁愿意自己头上有一个爹。
nbsp而且我这软刀子杀人的计划,其他各国,应该也能看得出来。
nbsp不是逼急了,恐怕没几个人愿意接受。
nbsp而等他们愿意接受的时候,我可能也就不稀罕他们的投靠了。”
nbsp陆渊想到那种,可能也有些头痛,最后无奈叹息:“算了,先让人去试着做一做,最后能不能成,具体看情况吧。”
nbsp他按着这个思路,对郭益寿耳提面命,说了许多细则后。
nbsp便挥挥手,让这个弟子退下了。
nbsp该做的努力和方案,他已经做了。
nbsp最后能有几分成效,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nbsp希望那些旧世界的残党,能识趣一点。
nbsp不然自己也就只能像这两次北伐一样,再次举起屠刀,在这九州之地,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海了。
nbsp这种局面,陆渊是真不希望见到。
nbsp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
nbsp能够和平的话,自然是愿意和平的。
nbsp可惜时局逼迫,大道在前,令他也不得不以剑护道,杀戮众生了。
喜欢。
第441章 分化之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