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救徐之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霸国。

    nbsp嗯,这很狂妄,也很让人气愤。

    nbsp但更让人气愤无奈的是,楚国的每一路行营,还真就如对方宣传的一样,真的有敌国之力。

    nbsp不管是百万兵马,还是十位以上的先天,这都是非霸国不可出。并且一出,就要倾国,或者动员国中过半力量的。

    nbsp这等实力,又怎么不算是敌国?

    nbsp细算下来,徐国如今,面对的楚国行营,便有三个之多了。

    nbsp中路行营、乐安行营、青平行营。

    nbsp以一国之力,对抗三大行营,上一个享受这待遇的,还是梁国。

    nbsp曾经的魏国都没这份待遇,楚国给魏国,也只安排了两路行营罢了。

    nbsp而梁国面对楚国三大行营打击,此时已经覆灭。

    nbsp魏国面对两路行营进攻,也已灭亡。

    nbsp徐国面对三大行营进攻,竟然没有直接崩溃,还能撑到现在,甚至打的有来有回。

    nbsp说实在的。

    nbsp就这份韧性和坚持,就已经强过当初的梁国了。

    nbsp从这里面,就足可见徐国这两年,确实吸取了不少各国教训,总结出了许多应付楚国的经验和办法。

    nbsp不然是绝对撑不到现在的。

    nbsp只是对抗三路行营,就已经是徐国极限了。

    nbsp此时在来一个带着灭国之威,加强版的南路行营,是真的有心无力,再难抵抗了。

    nbsp“朕何尝不知,楚贼来势汹汹……”

    nbsp徐帝听到劝解,也冷静许多,只是面对王平,忍不住苦笑:“但如今国内四方,所有兵马,都已经派往前线。这乐陵城内,除了三千皇宫禁卫,更是连一支兵马都无了。

    nbsp乐安地方百姓,凡是男丁,都已被征发,无有遗漏一人。

    nbsp这种情况下,朕即便想抵抗楚人,也无能为力呀。”

    nbsp说到这里,徐帝心里也忍不住悲哀。

    nbsp在去年,虽然梁国大败亏输,连带着徐国也在大梁战场,扔了百万大军下去,可谓损失惨重。

    nbsp但同样的,徐国也获得了青州三郡,并且收降了四百余万徐州蛮夷,实力急剧膨胀,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盛。

    nbsp那个时候,徐帝是踌躇满志的。

    nbsp认为可以举兵五百万,先天三十六人的徐国,即便无法战胜楚国,但在防御自保的情况下,也足以和楚国抗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然后,现实就给他来了一顿毒打。

    nbsp先是梁国的迅速崩溃,然后是缺少了梁国这个关键一环后,出现了致命破绽的青州防线。

    nbsp太多让人措手不及的变故,使得徐国不得不硬着头皮,在正面战场上,和楚国来一场硬碰硬的对抗。

    nbsp结果,也显而易见了。

    nbsp事实证明,所谓的徐国崛起,终究是一场幻梦。

    nbsp面对楚国绝对的国力碾压,这才打了半年,徐国就已经濒临崩溃了。

    nbsp到了此时,更是连国都乐陵,都危如累卵,随时有着被楚人攻占的可能。

    nbsp这从巅峰到低谷,还不到一年时间。

    nbsp从膨胀中被打落现实的徐帝,内心中的那种失落,简直难以描述。

    nbsp“如今只靠我徐国一家,已经绝非楚人对手了。”

    nbsp王平也知晓徐国现状,所以面对徐帝的难处,也没多做苛责,而是给出了自己的办法:“臣认为,如今想要对抗楚国,非得联合众国之力,再现当初魏赵徐三家联盟对抗梁国之景才可。

    nbsp集整个天下之力,才能对抗掩有半个天下的楚国。”

    nbsp徐帝摇摇头:“合众抗楚,朕又如何不知。只是郑晋许三家,至今还在和唐国交战,唐国未败,他们又哪里抽得出力量来,帮助我等对抗楚人呢?”

    nbsp今年开春以来,楚国在中州北地的各处战场上,进展可谓颇为顺利。

    nbsp不仅夺取了豫州一郡,还接连灭亡了魏梁二国,重创了徐国,战果极大。

    nbsp但楚国的顺利,是凭借着背后深厚的实力,所带来的碾压局。

    nbsp楚国有这份能耐,不代表别的人也有。

    nbsp就比如郑晋许三国,年初想着的速灭唐国,整合荆、梁、豫三州,然后联合徐国与楚国对抗的谋划,此时无疑破产了。

    nbsp唐国可不是什么小国。

    nbsp这个荆州大国,有着三千余万人口,二十余位先天。

    nbsp和他对抗的阵营,即郑晋许三国,看上去是三国联合,声势极大。

    nbsp但郑晋两国,早就残破,实力衰落的厉害,不负往昔盛况。

    nbsp这种情况下,三国相加,也不过四千余万的人口,四十人左右的先天罢了。

    nbsp这份实力,相对于唐国来说,虽然有不小优势。

    nbsp但要说占据着和楚国打击魏国、梁国、徐国一样,有着碾压性的实力,那就夸张了。

    nbsp在只是凭借着城池防守的情况下,唐国虽然很难打赢三国联盟,但稳住阵线不输,还是能够做到的。

    nbsp尤其是郑国和晋国,在南边和楚国还有接壤,必须保证必要的力量防备,被牵制了极大一部分实力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

    nbsp所以打了一年,三国联盟也只是把唐军,从郑国的益都郡给赶了出去,收复了郑国的领土而已。

    nbsp后续想再进一步,杀进唐国境内,进而灭亡对方,就极其吃力,乃至于做不到了。

    nbsp打了几月时间,也才占了唐国边境的几座城市,消灭了唐军几十万兵马,就没有更多收获了。

    nbsp反倒是因为不断的强攻唐国防线,三国大军损失惨重,丢了近百万人上去。

    nbsp几次大战下来,唐国看不到崩溃迹象,他们自己确实有些撑不住了。

    nbsp楚国占据着那么大优势,最终为了消灭中州各国,依然付出了上千万的伤亡。

    nbsp就这样,才消灭了魏国、梁国、赵国,有了如今的大好局面。

    nbsp唐国的国力,丝毫不逊色于魏赵二国,三国联盟想要灭亡对方,不死个三四百万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nbsp也正是有那些丰厚经验,所以陆渊这边,在了解了三国意图后,才那么痛快的放弃了唐国这个准盟友。

    nbsp如果能用一个唐国,换取三国联盟几百万大军的损失,那简直就是赚大。

    nbsp到时,等三国打下唐国,他们也差不多精疲力尽了。

    nbsp而唐国也打成了废墟,三国想从中获取养分,补充损失,也是奢望。

    nbsp楚国这时候站出来,要收拾三国,将简单轻松不知多少。

    nbsp不过三国联盟打到现在,渐渐也回过未来了。

    nbsp从当初的,看到楚国能那么势如破竹的灭国,幻想着自己也能做到。

    nbsp在一番毒打过后,慢慢认识到了彼此的差距,没继续抱这个奢望了。

    nbsp因此三国和唐国的战争,这两月明显的降低了热度,一些战场更是出现了静坐对峙,十天半月也不见一次交手。

    nbsp唐军也没想着反攻,而是趁此机会,尽可能的休整恢复。

    nbsp两边阵营,都有些打不下去了。

    nbsp而这,也给了徐国这个外人插手的机会。

    nbsp只见王平将四国关系分析了一遍后,提议说道:“现在唐国与三国联盟,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是因为之前打的太过火热,结下的仇怨太大,意思找不到借口,也抹不开面,所以才迟迟没有停战。

    nbsp这个时候,就需一个外人来调停。

    nbsp纵观周边,能担任这个角色的,除了我徐国之外,还有谁?

    nbsp只要陛下能派出使者,调停四国,使其停战。

    nbsp再趁机诉说利弊,相信四国,看到如今楚国独据青州,将要席卷的情况后,绝对能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nbsp到时他们不想被灭亡,就不得不摒弃前嫌,出兵救我徐国。

    nbsp只要四国出兵,楚国占据的豫州南部和青州东部,就不安全了。

    nbsp届时,想要保住这些地盘,楚国必要抽调兵马,楚人南路行营的大军,也只能转向东顾。

    nbsp而少了这支大军,我等再往国内本土,增发一些兵马,抽调南下。

    nbsp乐安局势,便可挽回。

    nbsp青州大局,未必不能继续维持下去。徐国国祚,也还有可为。”

    nbsp王平缓缓叙述着自己的想法。

    nbsp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如今的唯一救国之策了。

    nbsp而徐帝听了他的话,顿时眼前一亮,大喜道:“卿之良言,实乃救国之策。我欲拜卿为使者,出使四国,调停豫州,邀来援兵。王卿以为如何?”

    nbsp王平拜下:“臣愿领命。”

    喜欢。

第454章 救徐之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