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朱允炆,你可知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命人拿大棒子抽他们!”值

    nbsp朱允熥听了心里那叫一个汗啊,自家这皇爷爷是改不了残暴的小毛病了。

    nbsp“皇爷爷,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今天毕竟是朝廷开科取士的日子,闹大了不好看。”

    nbsp老朱满不在乎地道。

    nbsp“是他们先不要脸面的!”

    nbsp“既然他们不要脸面,那咱只能成全他们!”

    nbsp“只是……大鱼呢?”

    nbsp老朱压根就没在乎下方的上万考生,只是不住地在人群里寻找大鱼。值

    nbsp朱允熥听到这话,也不由在人群里寻找起来。

    nbsp正当两人漫无目的在人群里寻找大鱼之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冬冬冬的鼓声。

    nbsp老朱听到鼓声,脸上闪过一丝阴沉。

    nbsp“大鱼出现了!”

    nbsp朱允熥听到这阵鼓声也是一惊。

    nbsp“登闻鼓?”

    nbsp“谁敲响了登闻鼓?”值

    nbsp老朱闻言冷笑道。

    nbsp“不急,很快就能知道了!”

    nbsp大明的登闻鼓很有意思,一开始老朱设置登闻鼓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要你觉得官员冤枉了你,判的桉子让你受了委屈就可以敲鼓鸣冤。

    nbsp然而老朱低估了江南百姓的告状热情,真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来敲鼓啊。

    nbsp张家丢个猪,王家丢只鸡,何家媳妇不退彩礼,赵家鳏夫调戏妇女等等,都会有老百姓敲鼓告状。

    nbsp老朱在处理了上百起民事诉讼后赶忙立了个规矩,非重大桉件不得上告,并且制定了一级告一级的流程,严禁百姓越级告状。

    nbsp同时登闻鼓也被围了起来,并且派士兵把守,防止京城百姓没事敲着玩。值

    nbsp在老朱之后的历代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围栏,到了后期甚至直接盖了个院子,将登闻鼓给圈上。

    nbsp因为按照老朱制定的规矩,只要登闻鼓响了,不管皇帝在干嘛都必须接见敲鼓之人,并且受理桉件。

    nbsp老朱早就知道百姓们要敲登闻鼓闹事,因此早就命人将登闻鼓给看管起来,防止百姓强行敲鼓。

    nbsp然而,在他做了万全准备之后,登闻鼓还是被敲响了!

    nbsp“看来武将也不安静啊!”

    nbsp“走吧!”

    nbsp“咱俩过去看看,是哪个手眼通天之辈能敲响登闻鼓!”值

    nbsp登闻鼓距离洪武门不远,两人甚至都不用挪地方,就能居高临下的看到敲鼓之人。

    nbsp只是因为逆光的原因看不清敲鼓之人罢了。

    nbsp登闻鼓处,朱允炆挥舞着鼓锤奋力的敲打着登闻鼓,发出冬冬冬的轰鸣声。

    nbsp在朱允炆身后站着五百名严阵以待的羽林卫,他们一边用盾牌支起一道围墙,将外边的百姓隔绝开。一边看着敲鼓的朱允炆,忍受着震尔的鼓声。

    nbsp老朱来到合适的角度,看清正在敲鼓的人后,当场忍不住吐了个槽。

    nbsp“怎么是这孙子?”

    nbsp朱允熥很长时间没看见朱允炆了,甚至都把这孩子给忘了。值

    nbsp现在看到朱允炆在下边敲鼓,朱允熥也颇为意外。

    nbsp这孩子活腻歪了吧?

    nbsp朱允炆敲了一通鼓,看到老朱走了过来,当即停止敲鼓,对着城墙上的老朱喊道。

    nbsp“皇爷爷,孙儿朱允炆要为万民请命!”

    nbsp“还请皇爷爷允准!”

    nbsp老朱听到这话“哼哼”冷笑了一声,随即对着下方喊道。

    nbsp“准!”值

    nbsp朱允炆闻言当即从袖子里摸出事先准备好的奏疏,康慨激昂的读了起来。

    nbsp“孙臣朱允炆谨奏!”

    nbsp“皇爷爷圣明烛照,英毅果敢,远迈汉唐之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开创洪武之治。”

    nbsp“然则误信谗言,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困苦,孙臣不忍皇爷爷一错再错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近年朝廷之弊政有五……”

    nbsp“其一,不分尊卑贵贱,官绅一体纳粮。”

    nbsp“其二,十税抽二,开历代苛政之先河……”值

    nbsp“其三,赋税不均,江南之地赋税占全国大半……”

    nbsp“其四,屡兴大狱……”

    nbsp“其五,远洋靡费,耗资千万两白银,不见一文产出……”

    nbsp老朱听了朱允炆这套说辞,不由看了看边上的大孙。

    nbsp“听到没,人家说你是奸臣呢!”

    nbsp朱允熥闻言翻了翻白眼。

    nbsp“孙儿没听到,孙儿只听到二哥说您是昏君!”值

    nbsp两人互相打趣一番,然后脸上不约而同的恢复了凝重之色。

    nbsp“皇爷爷,赋税不均这条,如果不是朝中官员很难知晓,二哥应该是被有心人利用了。”

    nbsp老朱闻言点点头道。

    nbsp“那是自然!”

    nbsp“别说赋税不均这条,其他几条也不是他那脑子能想明白的!”

    nbsp“有些事只有在朝中当官多年,密切关注朝廷大事之人才能知晓。”

    nbsp“尤其是江南税收的比重,以及你市舶司的花费明细。”值

    nbsp“你回去查查,是不是你手底下也有内奸?”

    nbsp“不用查,肯定有啊。”

    nbsp“你找谁收税谁不急眼?”

    nbsp朱允炆在念完奏疏就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百姓的称颂,等待着上万学子的赞扬,等待着城墙上那对爷孙俩的暴跳如雷。

    nbsp然而,让他意外的是,称颂声没有,赞扬声也没听见,就连他万分笃定的暴跳如雷也没发生。

    nbsp城墙上只有一老一少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不时还调笑几句,像是在看一个笑话。

    nbsp朱允炆越想越气,他已经豁出一切了,为何还不能获得皇爷爷的关注!值

    nbsp哪怕是生气,也比眼下这种毫不在意要强啊!

    nbsp“皇爷爷,孙儿请您革除弊政,罢除海政,给江南百姓减负!”

    nbsp朱允炆一连喊了三遍,老朱这才不情不愿地开口。

    nbsp“大孙,你替咱跟你二哥说道说道吧,咱先去罗伞底下歇会去。”

    nbsp“好嘞!”

    nbsp“你们几个把设备调试一下,一会儿孤来跟二哥对线!”

    nbsp“皇爷爷您慢点,孙儿扶您过去……”值

    nbsp朱允熥将老朱安顿好后,随即来到城门楼上,对着一个硕大的话筒“喂喂”两声。

    nbsp在一阵刺耳的电流声响过后,城下数以万计的百姓、官员、学子,见证了一个睁开眼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nbsp刚刚有那么一瞬间,他们仿佛听到四面八方都传来皇太孙的声音!

    nbsp然而,不等他们回过神来,皇太孙的声音再次传来。

    nbsp清晰、清澈的声音如同惊涛骇浪一般,从城墙上倾泻而出,传入他们的耳中。

    nbsp“朱允炆,你可知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