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城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祥瑞屡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落定,沮渠菩提被斩首示众,一朝文武才松了口气,暗道:漫长的春日,可算是过去了

    nbsp旋后,上灵降命一事,由河西走廊传入京中。

    nbsp张掖郡上言:“往曹氏之世,丘池县大柳谷山石表龙马之形,石马脊文曰‘大讨曹,而晋氏代魏。今石文记国家祖宗讳,着受命之符。”

    nbsp奏报称,二月底,有个村民在张掖郡的一个山谷中,发现了五块马形的石头,其上竟有不少图文。经驻守将领辨认,石马背上的图文,其二者记张、吕之事,另三者所记之事,则似与大魏皇室有关。

    nbsp拓跋焘忙遣人去照样抄录。

    nbsp“其文记昭成皇帝‘讳继世四六,天法平,天下大安,凡十四字;次记太祖道武皇帝‘讳应王,载记千岁,凡七字;次记太宗明元皇帝‘讳长子二百二十年,凡八字;次记‘太平天王继世主治,凡八字;次记皇太子‘讳昌封太山,凡五字。”(3)

    nbsp明元帝名讳之后,绘一老者携一小儿,看其形貌,依稀是画的拓跋焘与拓跋濬。

    nbsp骤见图文,拓跋焘心潮难平,反复展看之余,又将图文传示于朝。一传十,十传百。不久之后,京畿内外无人不知上灵降命之事。百姓闲话家常之际,也不免说起这桩异闻——

    nbsp“这定然是上灵降下福命了。至尊先前不是太平王么?现下,我们的年号也是‘太平真君。”

    nbsp“我听说啊,至尊特别喜欢皇孙,平日里吃饭睡觉都带着他。”

    nbsp“可不是嘛!依我说啊,这就是上象灵契,咱们大魏,是天授之国。”

    nbsp“那……黄河那边的宋国算什么?”

    nbsp“宋国?就那个病怏怏的皇帝,也配跟我们至尊相比?”

    nbsp百姓们言谈欢悦,拓跋焘的影卫也没闲着,一一将所闻所见报奏回去,听得拓跋焘龙颜大悦。

    nbsp民间沸议如潮,公卿大臣们也按捺不住,纷纷上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臣闻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故能经纬三才,维建皇极,三五之盛,莫不同之。伏羲有河图、八卦,夏禹有洛书、九畴,至乃神功播于往古,圣迹显于来世。伏惟陛下德合乾坤,明并日月,固天纵圣,应运挺生,上灵垂顾,征善备集。是以始光元年经天师奉天文图录,授‘太平真君之号。陛下深执虚冲,历年乃受。精诚感于灵物,信惠协于天人,用能威加四海,泽流宇内,溥天率土,无思不服……”

    nbsp这一头,卫大将军、乐安王范,辅国大将军、建宁王崇,征西大将军、常山王素,征南大将军、恒农王奚斤刚联名上表;那一厢,邺城急报送至,称在前朝早已废毁的佛塔下,挖出了两块玉玺,其上均镌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铭文,其中一块玉玺上,还刻有“魏所受汉传国玺”的字样。

    nbsp祥瑞又出,这在魏人看来,更是无上的吉兆。

    nbsp朝臣眉间眼中,也俱是欢喜之色。

    nbsp(1)刘洁、拓跋丕的反情和死况,未完全遵照史实来写。

    nbsp(2)《资治通鉴》载:“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谋反,伏诛。”沮渠秉,疑为沮渠菩提。伏诛时间,未遵史载。

    nbsp(3)此段引自《魏书·灵征志下》。昭成皇帝即拓跋什翼健,因避讳之故,魏收不能直接写“什翼健”。所以,石头上原文的十四个字应为“什翼健继室四六,天法平,天下大安”。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二百零四章 祥瑞屡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