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面首开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御史台风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济阴王当街杀人了。”

    nbsp一句呼喊声打破了御史台的昏睡和宁静。

    nbsp众人听闻后大惊,内堂的御史大夫司空溥也走了出来,令呼喊的知情者详细讲明。

    nbsp济阴王李嗣庄是宗室,唐睿宗李旦之孙,让皇帝李宪之子,也就是李隆基的侄子。

    nbsp李嗣庄是食邑三千户的郡王,为人骄狂暴戾,风评不佳。但唐玄宗待他却尤为优渥,只因其父是李隆基的兄长李宪。

    nbsp李宪开元二十九年便去世了,因为曾经主动将皇太子的位置让给李隆基,因此李隆基极其感恩,不仅追封让皇帝,对其子女也尤为优待,丝毫不亚于亲生子女。

    nbsp李嗣庄好酒,醉酒后行为无所顾忌,常打骂下人,在长安城也做过不少不法的事情。虽屡遭弹劾,然而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nbsp而这一次,李嗣庄醉酒后在闹市纵马,撞死了一名老丈后,丝毫不在意,更甚至对现场痛苦的死者家属拳打脚踢,说是阻了他的马。

    nbsp有围观者不忿,呵斥了几句,结果众目睽睽之下,李嗣庄怒拔剑,将那呵斥的百姓当场砍杀。

    nbsp群情激愤之际,京兆府王鉷赶到,将李嗣庄护走,并下了封口令,驱离围观百姓。

    nbsp“岂当人子乎?”

    nbsp年近六旬的御史大夫司空溥悲愤交加,气的脸色通红,胡须颤抖。

    nbsp众位御史也是愤怒难平,纷纷出言声讨。

    nbsp司空溥肃穆道:“诸位,本官要上奏陛下,弹劾济阴王目无法纪、枉杀百姓,请陛下严惩。”

    nbsp“济阴王草菅人命,人神共愤,我等愿随大夫同奏。”

    nbsp“不错,同奏。”

    nbsp“我等现在便写折子。”

    nbsp御史台群情激愤,众御史同意一起上奏弹劾。

    nbsp陈子墨听后也是意难平,立刻与同僚开始拟写奏折,为那死去的无辜百姓伸冤。

    nbsp此时,犯事的李嗣庄已经被王鉷掩藏在京兆府中。同时,京兆府还控制了喊冤的死者家属,驱赶门口想讨说法的百姓。

    nbsp宫中,午睡刚起的李隆基就听闻宫外王鉷有急事求见。

    nbsp“什么事情这么急,大将军。”

    nbsp高力士一边指使宫女替李隆基更衣,一边回道:“说是和济阴王有关,具体不知。”

    nbsp“哦,和延敬有关啊,那让王鉷进来吧。”

    nbsp延敬是济阴王李嗣庄的字。

    nbsp李隆基整饬妥当后,王鉷到了。

    nbsp“臣王鉷见过陛下。”

    nbsp“王爱卿,你如此惶急,还说是和延敬有关,具体是什么事情?”李隆基饮了一口高力士奉上的参茶,淡定的喝了一口说道。

    nbsp“陛下,济阴王涉了命案····”

    nbsp于是王鉷将事情经过禀明,言论立场相对往济阴王偏了偏。

    nbsp“什么,延敬当街行凶了,这个孽障。”李隆基很生气,随后又问道:“那现在人呢?”

    nbsp“臣已经将郡王带回京兆府保护起来了,也尽量在安抚受害者家属。”

    nbsp“王爱卿,这事你做的对,一定要尽可能的大事化小,这件事朕交给你处理,切勿再生事端。”

    nbsp李隆基也担心事情进一步扩大,不少官员对李嗣庄已经颇有微词,最烦的就是那些较真的言官们,一旦闹起来令人头疼。

    nbsp王鉷领旨去后不久,有太监传话,御史台御史大夫司空溥和六位侍御史大人正在宫外求见。并将奏折递上。

    nbsp怕什么来什么,李隆基立时头大,随意翻开一本奏折,果然是弹劾李嗣庄的。将奏折扔到一边不再观看,犹豫着怎么拒了那些言官。

    nbsp高力士看出了圣上不愿意见司空溥等人的心思,建议道:“陛下,不如就说身体不适,让众位大人们先回去。”

    nbsp“对对,就这么办。”李隆基指了指候旨的太监,说道:“去,回司空溥那些人,就说朕知晓了。现在朕身体不适,不便见他们,让他们先回去。”

    nbsp小太监去了,烦闷的李隆基站了起

第一百零三章 御史台风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