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移民全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章 战西北(三十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慢,大大咧咧问杨守陈:“你干洗马这活,一天能洗几匹马呢?”

    nbsp杨守陈随口答道:“如果勤快就可以多洗,如果懒惰就少洗,没有定数。”

    nbsp过了一会儿有人报告说有个御史马上要到,驿丞就赶忙催促杨守陈让位。

    nbsp杨守陈说:“等他来了我再让也不迟。”

    nbsp结果御史正是杨的门生,见到杨就长跪问安。

    nbsp驿丞吓得赶忙匍匐在台阶上请罪。

    nbsp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来,至少在本朝中期。

    nbsp负责养马工作的官员,在官场中地位并不是很高。

    nbsp在17世纪,没有后世的交通工具,这就凸显了马匹的重要性。

    nbsp北宋面对的两个对手辽和西夏都有大量马匹可供官府调度。

    nbsp西夏拥有可供骑乘的马超过50万匹,而鼎盛期的辽国则拥有马匹超过百万。

    nbsp而北宋在这方面弱得可怜,最多时只有20多万匹。

    nbsp其中能符合战马标准的更少,澶渊之盟后宋朝武备衰落。

    nbsp马匹保有量更是大量下降,到最后成为北宋军事短板之一。

    nbsp相比之下唐朝仅官马在贞观时期就保持在70万匹以上。

    nbsp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戎马一生,非常重视养马。

    nbsp朱元璋曾说:“过去的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是否强大,为何要用马匹保有数量来计算?

    nbsp因为国家强大必定军事强大,马载着甲士,能代步,能防御入侵,功劳如此之大怎么能不爱惜?

    nbsp所以古人甚至把马匹看得比钱粮更重要,以此来衡量国家的强弱。”

    nbsp常人的一个误解是南方没法养马。

    nbsp其实蒙人入主中原以后,在中原各地乃至江南,都建立了养马牧场。

    nbsp也许南方养出的马不适合当作战马,但除此之外,运输耕田等同样需要大量马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不过南方的官吏和地主们,更愿意把土地转为农田来吃租。

    nbsp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干预,南方几乎没人愿意养马。

    nbsp明朝初期的马匹保有数量其实非常可怜。

    nbsp朱元璋起家靠大量抢夺元朝牧场马匹,组织了一支在中原地带勉强够用的骑兵部队。

    nbsp洪武五年时明朝第二次北伐,甚至出动三路各拥有“五万骑”的北伐大军。

    nbsp但战争对马匹损耗非常大,到洪武二十三年时清点全国兵马数。

    nbsp发现马匹拥有量下降到一个让人担忧的水平:官兵人,马却只有匹。

    nbsp也许就是因为战争对马匹的需求太大。

    nbsp明朝将唐宋以来的养马制度汇合起来。

    nbsp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马政制度,但同时也是对民力耗费最大的一种。

    nbsp明朝马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nbsp一、官牧:比如御马监,苑马寺这些机构使用卫所军人养马。

    nbsp二、民牧:由两京的太仆寺所属的官马,给予属地的民户家养,同时给予一定补偿。

    nbsp比如洪武年间,北方每户养一匹马,南方则每11户养一匹马。

    nbsp养马户如果每年能生育一匹小马驹,则可免去服官府差役之苦。

    nbsp明中期以后则推行免粮养马,每50亩田地领养公马一匹,以此免去国家公粮交纳。

    nbsp三、在边境定期开马市,和游牧民族以茶换马。

    nbsp洪武末年,曾经有一年交易获得匹马的记录。

    喜欢。

第四百章 战西北(三十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