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国崛起(三十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此之外,围就刚果盆地的高地还包括有:北部的阿赞德高原、东部的米通巴山脉。
nbsp南部的加丹高原比耶高原,以及西部沿海的“下几内亚高原。
nbsp上述高原所围就的土地,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甚至比印度的领土还要略大。
nbsp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盆地大部为刚果河流域所覆盖。
nbsp可以想见的是,刚果河和刚果盆地,能够为欧洲殖民者,提供多大的想象空间。
nbsp在几内亚湾的东南岸线上,我们可以在海岸线上,看到一个明显突起的岬角,这就是之前提到的洛佩斯角。
nbsp做为几内亚湾的东南起止点,这个岬角以南的沿海区域,曾经被称之为“下几内亚”。
nbsp几内亚湾地区为“上几内亚”。
nbsp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几内亚的标签,用的地方实在有点多,所以上、下几内亚的概念,也被用到了许多别的地方。
nbsp对于从海上而来的贸易者来说,能够避风建港的峡湾,比能够帮助其深入内陆的河流同样重要。
nbsp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国家的起点,都缘自于这两类地理特征。
nbsp后世的喀麦隆首都,港口城市杜阿拉所面对的峡湾——“喀麦隆湾”。
nbsp就是当年葡萄牙人看见成群虾,并为之命名的地方。
nbsp不过非洲的海岸线过于平直,适合建港的峡湾数量并不是太多。
nbsp在离开喀麦隆湾之后,葡萄牙人还能见到一些,小型独流入海的河流。
nbsp比如贯穿赤道几内亚的“姆比尼河”,但他们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帮助船只躲避风雨的峡湾。
nbsp在掠过今赤道几内亚的海岸线后,葡萄牙人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nbsp这是一个深入陆地70公里的三角形峡湾,轮廓看起来很像是根象牙。
nbsp不过葡萄牙人倒是觉得,更像他们在家乡所使用的一种,叫作“Gabon”斗篷。
nbsp同时葡萄人认为,这个峡湾应该是一个河口,顶端所连接的河流,能够帮助其更加深入内陆。
nbsp于是便形象的将之命名为“加蓬河口”,英文名Gabouary。
nbsp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建筑于“加蓬河口”之侧的港口城市“利伯维尔”。
nbsp不仅成为了加蓬地区的贸易中心,更成为了后世加蓬的首都。
nbsp然而所谓的“加蓬河口”,并没有连接一条深入加蓬地区的大河。
nbsp洛佩斯角南侧入海的“奥果韦河”,才是整个地区的核心河流。
nbsp在雨季,这条几乎全境处于加蓬境内的河流,可以帮助探险者,向内陆航行250公里。
nbsp不过整个加蓬大部份地区,还是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尤其是内陆地区。
nbsp后世这个面积相当于,江X、浙J两个承宣布政使司之和的国家。
nbsp人口仅为170万,可以想见,现在的奴隶贸易并不会太兴旺。
nbsp真正让葡萄人眼前一亮的发现,是在离开洛佩斯角和奥果韦河口之后。
 
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国崛起(三十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