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国崛起(五十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商业是促进文明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源,以至于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个地球上的文明源头,分为“农本”与“商本”两种类型。
nbsp对于古津巴布韦的建设者来说,如果要“因商而兴”的话,他们需要有两个必备条件:
nbsp一是连通一张,连通其它高等级文明地区的贸易网;二是必须贸易对像所需要的高价值的商品。
nbsp在大津巴布韦文化兴盛的年代,西非的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中上游流域,已经遵循上述路径,进入了文明行列。
nbsp黄金和跨撒哈拉贸易,是西非三大黄金帝国的立国之本。
nbsp那么津巴布韦有没有可能,复制这一路径呢?
nbsp最起码从黄金的角度来说,津巴布韦是很有机会的。
nbsp后世非洲及至世界,最主要的产金地,是津巴布韦之南的“南非”。
nbsp南非的主要产金地,则在奥兰治河上游北部,今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一带。
nbsp其黄金产量,甚至一度占全球产量的23(储量约一半)。
nbsp不过南非黄金的大规模开采,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几乎与工业时代的到来同步。
nbsp南非黄金如此巨大的产量,也主要是因为工业技术,能使之开采出地下富含黄金的矿石来。
nbsp在工业技术出现之前,人类采金的主要手段,是从河流湖泊中打捞泥沙,然后用冲洗的方法将多沙“淘”出。
nbsp黄金密度高,会在这个过程中沉淀。
nbsp除掉南非、加纳以外,津巴布韦是非洲第三大产金国。
nbsp当地居民至今,甚至还会在闲暇时候,用最原始的“淘金”法,从泥沙中赚点外快。
nbsp在中世纪后期,正是这些易于开采黄金,使得进入津巴布韦高原的班图人,获得巨额财富,并建筑“大津巴布韦”这样的宏伟建筑。
nbsp问题在于,如果津巴布韦所在的区域,整体经济不发达,没有多余物资出售。
nbsp那么这些黄金,除了作为酋长的装饰品,或者献祭给神明外,对经济并不会有促进作用。
nbsp正如刚才所分析的那样,除了黄金以外,津巴布韦必须还加入一个商业网络,能够帮助他们,用这些黄金换取先进的技术和商品。
nbsp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津巴布韦班图人,不可能依赖跨撒哈拉贸易线。
nbsp即使*商人,能够顺着尼罗河一路南下到尽头,能够从中获得最大贸易利益的,也会是生活在东非高原上的部族。
nbsp好在陆地,并非是唯一的贸易平台,海洋所能够提供的贸易空间,要宽广的多。
nbsp相比于陆地,海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帮助交易对象,绕过阻隔在中间的“人”直接交易,前提是双方都拥有海岸线。
nbsp早在中世纪以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就已经打通了从红海阿拉伯半岛,前往印度的航线。
nbsp鉴于通过印度的航线,利益是由此的巨大,商人和航海者们,缺少向非洲东海岸拓展的动力。
nbsp阿拉伯人也曾从这条航线中获利,将从印度而来的香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国崛起(五十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