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章 兴办教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民间的科学家,发明家,几乎没有。”

    nbsp“唐朝时期更甚,出现了五姓七宗这样的大家族。”

    nbsp“基本上所有的朝代,百姓连书都买不起,根本不可能出现寒门出贵子的现象。”

    nbsp“而历代史官对皇帝的评价,也都是士大夫对皇帝的评价。”

    nbsp朱元章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他现在算是彻底把封建贵族得罪光了,还焚书坑儒了。如果任由这么发展下去,他必将被列为天下第一暴君。

    nbsp而如果让百姓都能读书有了话语权,那么后世对他的评价,绝对会立刻改观。

    nbsp以前的那些号称文运昌隆的朝代,都是些出生富贵的文人,实际上没百姓什么事。

    nbsp唐诗宋词,可以编好几本书,然而其作者是平民的,寥寥无几。

    nbsp朱元章之前的一系列惠民举措,让百姓富裕了。

    nbsp现在又发钱了。

    nbsp是时候,发展他们的教育了。

    nbsp满朝文武支支吾吾,都没有表达附议的意思。

    nbsp“给百姓发钱,本质是再分配,也就是说,皇上是让咱们出钱,供那些百姓的孩子读书。”

    nbsp群臣之中,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nbsp紧接着,人群就议论纷纷起来。

    nbsp“以后成千上万的寒门学子,会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参加科举,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的孩子想要入仕,那就更难了。”

    nbsp“想要科举高中本来就很难,如果再加上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就更难了。”

    nbsp“要知道天底下穷人的孩子,数量可是百万级,千万级的,有了他们的加入,以后科举入仕,难度会提升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万倍。”

    nbsp“而放在以前,参加科举的举子虽然也很多,但和以后的百万,千万学子相比,还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nbsp……

    nbsp“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公!”以为年老的大臣,太常寺卿吕本站出来道。群臣听到终于有人敢站出来,替他们说话了纷纷把目光转向这位大人。

    nbsp以朱皇帝的杀伐之果决,朝堂之上,根本很少有人敢反对他。

    nbsp尤其是,在对待百姓的策略上。

    nbsp能反对他的,大多数身份特殊,而吕本身份,是太子的老丈人。

    nbsp“那你的意思……”朱元章道。

    nbsp“启奏陛下,老臣以在朝的诸多文臣武将举例。”吕本道,“他们当年,一个个跟随陛下东征西讨,宵衣旰食,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nbsp“经过了不懈努力,无数人的牺牲,这才换来了大明江山。”

    nbsp“一些士族的茁壮,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这个样子。”

    nbsp“而百姓什么也没有做,既没有上阵杀敌,也没有出钱资助陛下。凭什么让他们的孩子,和满朝文武这些为大明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后人,有同等的机会?”

    nbsp“皇上你一心为百姓谋福祉是对的,但也不能让这些功臣寒了心。”

    nbsp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nbsp“臣附议!”

    nbsp“臣附议!”

    nbsp群臣闻言,纷纷说道。

    喜欢。

第413章 兴办教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