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刷视频:震惊古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一张图可以编多少故事(金承武:办小报,再办闲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没文化,那叫AI。”

    nbsp“你有文化,昨天看那个爱你老妈,明天见,你哭的最惨,你又怎么知道是不是后人编的?”

    nbsp“哼,即便是故事是编的,但父母之爱与子女的孝顺是真的,我哭的是人间大爱,可不是哭的故事。”

    nbsp“你这嘴,比茅房里的青石还硬!”

    nbsp大明,北京城外。

    nbsp“承武……”朱棣忽然想起什么,笑意盈盈的改口问道:“承武可有字?”

    nbsp金承武连忙跪下:“未曾有,请陛下赐字。”

    nbsp“你倒是个顺杆爬的。”

    nbsp朱棣食指中指做剑指状,虚空点了点金承武的额头:“朕就赐你一个字吧。”

    nbsp“维明。”

    nbsp“愿你成为我大明朝的擎天柱。”

    nbsp“臣万死不足以报陛下厚恩。”

    nbsp见金承武……额,维明又头如捣蒜般,包扎额头的白布又有鲜血流出,朱棣心里嘀咕道:朝鲜人怎么都这德行?

    nbsp“起来吧,磕死了还怎么为国效力?”

    nbsp“朕问你:可知朕为何讨厌文人?”

    nbsp见金维明眼光飘忽不定,朱棣沉声道:“朕自认是个武将!”

    nbsp闻言,金维明心里松了一口气,伸手一指天幕,连忙解释道:“文人,正如天幕里拍摄这个视频的人一般。”

    nbsp“圣贤之语,全在他们口中解释,说黑的也是他们,说白的也是他们。”

    nbsp“而百姓……”金维明指着〖每条我都相信〗的评论解释道:

    nbsp“正如这人一般。”

    nbsp“陛下的政策,解释权全在这群文人口中!”

    nbsp朱棣考校道:“那该如何破局?”

    nbsp“臣曾经在史书上见过,宋朝曾有过小报,此事皇家亦可做。”

    nbsp“将朝廷的政策制度,用最浅显的大白话对天下广而告之。”

    nbsp“如今天幕既然能使人看懂后世文字,想必百姓自然会学,只需要将小报用字改成后世文字。”

    nbsp“臣相信,即便是深山老林里的八旬老翁,只要他眼睛不瞎,亦能看懂朝廷政策,至少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官员欺骗。”

    nbsp朱棣轻轻拍了拍金维明的肩膀:“你倒是个聪明人,可这政策是个好政策,只怕是除了朕,没有官员会同意。”

    nbsp“他们会说,朝堂自有朝堂的体面,怎么能用大白话呢?”

    nbsp“应该用聱牙诘屈、晦涩难懂的圣人言语,方能显示朝堂的体面。”

    nbsp“朕当然可以一言而决,但只怕是事倍功半。”

    nbsp“有没有万全之策?”

    nbsp金维明成竹在胸:“万全之策,臣没有。”

    nbsp“臣倒是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nbsp“你还和朕打起哑谜了,有办法就直接说出来吧。”

    nbsp朱棣的语气略带调侃,金维明心中大定:“刚才办的小报是面对全天下解释政策,还可以办一份闲报,只接受读书人投稿,允许他们在报上辩论。”

    nbsp“陛下,这天下读书人,人人都想成圣,可偏偏个个只有成圣之心,却没成圣之德。”

    nbsp“以前若是要开宗立派,宣扬主张,还需要行走天下。”

    nbsp“有了闲报,足不出户,只需要埋头写文章,就可天下扬名。”

    nbsp“以前只能靠文人的口口相传,而现在只需要一份闲报,就可让边陲之人知道自己。”

    nbsp“这是孔孟老庄都未曾做到的事,臣相信,没有文人能拒绝这份诱惑。”

    nbsp“哦~”朱棣拖着长长的尾音问道:“那他们为何需要投到朕的闲报上,自己办一份报纸不就得了?”

    nbsp“江南那群人可比朕的国库有钱多了。”

    nbsp金承武沉声道:“私自办报,视同谋反。”

    nbsp“毕竟谁知道他们是宣扬自己的主张还是串联谋反呢?”

    nbsp朱棣提醒道:“吃独食,可是会让人说闲话的。”

    nbsp“所以陛下应当允许一部分办报,不过这毕竟是国朝首次,应该三思而后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应选有德有钱之人。”

    nbsp“无钱,这报纸办不起来。”

    nbsp“无德,这报纸便会成了祸事。”

    nbsp朱棣会心一笑,没有继续考校金维明。

    nbsp他说的,和朕想的差不多。

    nbsp大明除了江南那群人,还有谁有钱呢?

    nbsp当然是藩王和勋贵们。

    nbsp藩王们,暂时还不足以信任。

    nbsp但勋贵们,一群是洪武勋贵,一群是靖难勋贵。

    nbsp洪武勋贵或许有人对父皇,或许是对我颇有言辞。

    nbsp但他们绝对是大明朝的忠实护拥者。

    nbsp大明朝没了,他们其中大多数的富贵也就没了。

    nbsp至于会不会有文官抨击他们无德?

    nbsp开玩笑!

    nbsp一群是跟着我爹洪武皇帝驱逐蒙元、光复汉家天下的。

    nbsp一群是跟着俺奉天靖难的!

    nbsp你是说他们无德,还是说父皇和朕眼瞎,用了一群无德之人?

    nbsp朱棣心里暗想:还是让洪武勋贵先去探探路。

    nbsp骂朕,为了免得朝堂无人敢直言犯谏,朕有时候还需要稍微忍一下。

    nbsp但你敢骂洪武勋贵,那就在骂朕的父皇。

    nbsp剥皮抽筋,菜市口砍头,选一样吧!

    nbsp回过神来,朱棣对金维明吩咐道:“将你刚才说的详细写下来,朕带回宫研究一下。”

    nbsp随后,朱棣取下腰间玉佩,放在金承武手中。

    nbsp“这事若是做好了,朕可以给你一个承诺。”

    nbsp“朕死的时候,会下一道圣旨:不论你死在太子一朝,还是太孙一朝,乃至太孙的儿子、孙子一朝,只要你没有犯谋逆大罪,都允许你陪葬朕的皇陵。”

    nbsp见金维明泪眼带花,又要跪下磕头谢恩,朱棣将他拦住。

    nbsp“趁着日头正好,人精气神正足,先去写。”

    nbsp“将这计划好好完善。”

    nbsp待金维明走了两丈远,朱棣问道:“这人怎么样?”

    nbsp姚广孝:“有臣一半聪慧。”

    nbsp“你倒是个不知羞的,你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

    nbsp“人心是最难看透的东西,臣不知道他未来会是奸臣还是贤臣。”

    nbsp“臣只知道他即便造反也不可能成功,他这身份就注定了谋反不可能成功,除非陛下将女儿嫁给他,才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性。”

    nbsp朱棣:“朕刚才对他推心置腹,想必不会谋反。”

    nbsp姚广孝轻笑一声:“您那不就是哄傻小子嘛。”

    nbsp“当初你也是这么哄朕的……”察觉到话里有歧义,朱棣改口道:“你也是如此哄朕上的贼船。”

    nbsp姚广孝吐槽道:“陛下,能要点脸吗?”

    nbsp“这话写在史书上,骗骗后人也就行了,反正老僧也不在乎什么名声。”

    nbsp“可您怎么连自己都骗了?”

    nbsp“还有,您现在可是大明皇帝,怎么能称呼当初之事为贼船呢?”

    nbsp姚广孝打趣道:“您这可是自认为贼啊。”

    nbsp朱棣没有动怒,反而大笑道:“老和尚,你变了,变得有趣多了。”

    nbsp“这些话,你以前哪怕是做梦也不会说。”

    nbsp朱棣了解老和尚,所以说的是不会,而不是不敢。

    nbsp老和尚没有解释,对朱棣微微一笑。

    喜欢。

第267章 一张图可以编多少故事(金承武:办小报,再办闲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