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朝的商税是怎么征收的呢?
nbsp现如今实行的商税征收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钞关关税,也就是类似后世的高速公里上的收费站,不是海关关税。
nbsp关税是有明一代的一种税收制度。
nbsp是为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新增商税税目之一。当时,政府在沿江和沿运河要地设征税关卡,对“舟船受雇装载者,计所载料多寡、路近远纳钞。”所征之钞或银,称钞关税。
nbsp设钞关税的目的在于通行钞法。
nbsp钞关税初行时,只对受雇装货的过往船只征税,税额按船的梁头座数和船身长度计算,这种税称船料或船钞。船钞税一般不税货,只税船。
nbsp玩过京杭自驾游的现代人都知道,从杭州到北京,最短公路里程1300公里,要走九段高速,交费624元,平均每公里交五毛。
nbsp玩过京杭自驾游的明朝人也都知道,从杭州到北京,最短水路里程1700公里,要过12个钞关,交费348文,平均每公里交两文。
nbsp明朝米价最低时,70文能买一石,当时一石米90斤,平均每斤米卖8文,用米价一换算,明朝两文钱跟今天五毛钱的购买力相差无几,那时候每公里交两文,刚好等于现在每公里交五毛。
nbsp现在的收费站不是问谁都要钱,军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统统免费通行。在某些地方,当地领导的车驶过当地的收费站,按惯例是不能收费的--钱是小事,伤了领导的脸面要紧。
nbsp同样的,明朝的钞关也不是问谁都要钱,它们有三不收:“领导的船不收,太监的船不收,进士和举人的船不收。”
nbsp明朝人过钞关,变着法儿逃费,有的造一对假牌子,在船头竖起来,一面写“相府”,另一面写“通政司大堂”,冒充官船,就像现在某些民用货车挂军车牌照那样;
nbsp有的请进士或者举人坐在船上当护身符,过钞关的时候,人家要钱,就让护身符出面对付,类似现在某些驴友开车出门时尽量捎一记者。
nbsp时代不同了,手法仍然会复古。
nbsp冒充官船风险太大,请进士或举人做护身符却百试百灵。
nbsp所以在明朝,进士和举人堪称一专多能,他们不但推动了文化教育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且在民营航运领域大显身手。船主给他们的回报也丰厚,明朝拟话本《文疯子传》里,一位秀才同时给两艘民船护航,拿了人家五两纹银的顾问费。
nbsp进士和举人比秀才有身份多了,他们更有资格帮人免交过路费,拿的报酬自然更高。
nbsp扯得有些远了。
nbsp这个虽然看似不是商税,其实也算是商税的一种,因为能够全国各地跑船的,除了官府军队以及官宦人家外,就只有那些各地行商走货的商贾了。
nbsp跑船的算是行商,另一个则是坐商,这是明朝商贾的两个分类。
nbsp对于行商和坐商不同。
nbsp行商有前面提到的关税(过关卡的税收)和市税(进入市镇贸易的税收),都是“直百抽二”或者“值百抽五”。即巡检按照货物的估价向商人拿钱,或者是直接拿走走相应的货物。
nbsp坐贾指那些定居下来的,或者称“铺户”,有明一代朝廷直接向要求这些铺户按照经营内容和规模缴纳一定数量的白银,并且承担“轮值采办”之役。即轮值期间铺户要负责衙门所需物资的杂物采办,往往是需要铺户先行垫付。
nbsp这种役很重,铺户亏累不浅。
nbsp一些不法的衙门执法人员往往使用手段对一些不给他们送孝敬的商铺实行轮值采办,一下子就能让这些商户倾家荡产,甚至是杀身之祸。
nbsp行商的税和坐商的税不同,虽然朝廷规定的商税是三十税一,不多,但是经手的人太多,各种附加的名目也多。
nbsp这样一来,朝廷没有收到多少商税,商贾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倒是让那些官吏们赚的盆满锅满,富得流油了。
nbsp税收的过程和具体的执行机构不明确分清,朝廷依旧很难收上来商税,即便是收上来了规定的数目,经过多人的手,从商户那里收取的也定比规定的,上缴的多得多。
nbsp所以,他提醒道:“之前朕就提到过,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日后,无论是农税还是商税,以及任何税赋,除了即将要成立的税务衙门之外,任何机构和个人无权收取任何赋税。”
nbsp“对于商税的征收朕的意思是各地的关税除了朝廷派出去公干的船只,军队的船只,执行任务的警察部队船只以及朝廷规定的其他指定船只外,任何个人和团体都不再免除关税,一律都要收税。”
nbsp“特别是一些官宦人家的船只,敢打着衙门和朝廷的招牌逃避关税的,一经发现不但涉事的所有人员全部十倍罚款,罚劳役一年之外,涉事官员直接罢官免职,罚没全部家财。”
nbsp“对于对进士和举人免关税的事情也到此为止,日后过往关口一样要缴纳赋税,逃逸赋税者直接革去所有功名外还要重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众人已经麻木,皇上的想法真的非常全面,一点空子现在都不留了。
nbsp关税看似不起眼,在全国的税赋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多,但是同样是一个庞大天文数字,因为征收的关税大部分都落到了地方一些贪官污吏的手中,朝廷所的不多。
nbsp如果按照皇上所说,这算是堵住了一个漏洞,为朝廷免去了很大的损失。
nbsp一些人相视一眼,满脸苦涩,却又无可奈何,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算是从中的获利者,日后恐怕收入就少了许多了。
nbsp不过,这种事情你能反对吗?
nbsp敢开口不用别人说,恐怕政事堂总理大臣于谦第一个就会发飙,更不要说提到这种改制的皇上了。
nbsp“说完了行商关税,下面再来说说坐商!”
nbsp朱祁钰想着后世的一些对生意人的各种法律规定以及各种限制和鼓励政策,他道:”其实,无论是坐商还是行商,都是商人,商税都是一样的,就以之前规定的十五税一先行改进。”
nbsp“关税不是只征收商人,而是针对所有人的一种税赋。为了便于管理和征收赋税,朕认为朝廷还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管辖大明全国各地商贾的一个衙门。这个衙门其他的事情不做,只负责管辖所有商贾。对所有想要行商做生意的商贾无论是行商还是坐商,都要严格审查,然后发放朝廷颁布的允许行商的资格证书,以规模的大小和所经营的生意种类分门别类,并且以此征收商税。一年一查,一年一审,一年一交,所有人想要做生意都要去这个衙门提交审核,交税,等等一切问题。”
nbsp“这样一来可就大大便利的商贾,也便利的朝廷,征收商税,审核商贾资质,管理等也都变得轻松起来。”
nbsp“对于那些没有取得朝廷颁发的允许经商的资格的个人或是团体,一旦继续经商便视为违法,不但要查封其商会,罚没其钱款,还要将违法者交由法院审判判决。”
nbsp朱祁钰笑笑,道:“如此一来,是不是一举数得,既能
第150章 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