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定心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亨走了,随行的除了他的家眷之外,还有一万生产建设兵团。他去了辽东,以中将军的军衔高职低配,领总兵的职务。
nbsp总兵是旧的说法,现在领一万人的军事主官是师长职务。
nbsp换成没有军改前的大明武官官职的话的确是总兵。
nbsp旧军武官官制主要分为:总兵、副将、参将、守备、千总、把总。如果一定要类比,个人觉得总兵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级首长,总兵是指挥明朝最大规模的单一部队的官职了,如果要打仗,就是派一个总指挥(督师)率领几个总兵。当时的军队的规模和一个总兵所管辖的军队编制人数又有很大区别,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都是视情况而定,因此不宜用所辖士兵人数来与今天对照。
nbsp如果从行政级别来说,总兵大多是正二品,与六部侍郎同级别,也就是副部级,现在我军军级干部级别与政府副高官干部相同,也可以说,明代的总兵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长。我军以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中将作为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所以个人觉得明朝的总兵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少将,高一点的总兵相当于中将。
nbsp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nbsp不过,新军军衔是朱祁钰参照后世的中外军队改编而来的,会有一些变动,在这里,总兵和新军少将军衔相同。
nbsp少将和少将也是不一样的。
nbsp镇国军少将和镇守军少将级别相同,待遇自然是镇国军更高一些。生产建设兵团一万人等同镇国军和镇守军的一个师,师长自然是少将,但是这个少将不要说和镇国军少将比,就是和镇守军的一师之长都没法比,待遇也就和镇守军旅团一级的主官待遇差不多。
nbsp以石亨的身份的确是屈才了。即便是因为石彪以及宠妾的原因也不至于如此。一切还是因为在土木堡之变时石亨的逃兵行为有关。加之朱祁钰了解历史,知道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夺门之变,其中石亨就是极为关键关键的人物。
nbsp朱祁钰虽然不会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将石亨给记恨上了,他也不认为以他如今的情况还会发生历史上的一幕,不过小心无大错。眼看着朱祁镇就快回来了,留着石亨在京,多少还是会让朱祁钰有些分心的。
nbsp所以,索性,趁着这件事,将其调离京师,弄到辽东去开荒种地倒也不错。
nbsp石亨自然很憋屈的,堂堂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领着一群三等兵痞去种地,可想而知那种憋屈愤懑有多深了。
nbsp可是他没有丝毫办法。这也比现在就乞骸骨,告老还乡要好。不过,这也和养老差不多了。
nbsp这个时候的石亨经过多番打压,他早已没有了雄心壮志,或者说不敢再有丝毫逾越的动作了。
nbsp现在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nbsp兵部尚书被撤职,本来安排代替者继任兵部尚书一职的任务应该是政事堂大佬们决定的。不过朱祁钰既然有了决断,没有裁撤掉兵部,而是准备将其主要功能转换一下,向着后世的国防部靠近,自然就没有让政事堂插手。
nbsp不但如此,整个兵部所有旧制人员全部大换血,进行了一轮大轮换。
nbsp兵部内部机构也大部分都被裁撤,增添了许多辅助类的部门,职位也由原来的文官正二品尚书职改为了中将军领衔的军队武将职。
nbsp职位还是兵部尚书,只不过是人员任命和只能有所不同了而已。
nbsp兵部大换血,大调整之后,朱祁钰亲自任命保定伯梁珤为新一任兵部尚书,并让其尽快恢复兵部运作,兵部调整也就到此为止了。
nbsp不是所有勋贵都是饭桶,能被朱祁钰任命为兵部尚书,即便是如今这个兵部尚书的权利比之以前缩小了很多,也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
nbsp贵州苗人叛乱,这位可是出过大力。名门之后,战功彪炳,军事素养也不错,不然又怎么会被朱祁钰看上眼。
nbsp中将军领兵部尚书职,多少也有些高职低配,对比石亨可就好太多了。
nbsp况且,朱祁钰也是准备将他提入军委会当个副职的。毕竟,如今的军委会管辖太庞大,人员且不多,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nbsp兵部尚书不过是一个过渡而已。入军委会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nbsp调整后的兵部实行的是双管制,军委会也就是皇帝和政事堂双管,其中涉及到军务的只要不涉及到调动军队,寻常的事情都是政事堂说了算。一旦涉及到调动军队,即便是调动一个兵,政事堂也无权插手。
nbsp监工,也算是兵部存在另外一个意思了。
nbsp兵部现如今虽说明面上看还是归政事堂管辖,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一个挂名而已。这等同又一次消弱了政事堂的实力,可是此次兵部大动政事堂没有反对。
nbsp实际上反对液效果不大。
nbsp况且,自军政分离,五军都督府被废以后,兵部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有等于无,他们早就不为此操心了。
nbsp北方已经飘起了雪花,北方地区一年比一年冷。今年更胜往年,有了前车之鉴,自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还没有落下,政事堂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哪怕是如今整个政事堂连同下属各部衙门早已经忙得连轴转了,也不得不抽出专人负责大雪过后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的救援准备工作。
nbsp朱祁钰也是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他知道,越往后,天气将会越发的冰冷。
nbsp明朝的灭亡,除了人祸之外,天灾也是一个避不过去的话题。
nbsp小冰川时代的来临可是加速了大明崩溃的罪魁祸首之一。
nbsp想到大明即将面临的冰寒袭击,从而引发的粮食短缺的情况发生,朱祁钰下定了决心明年一定要拿下捋顺辽东,拿下整个东北地区。
nbsp东北的黑土地可是个宝贝,绝对是产金蛋的巨大金矿。
nbsp要知道后世东北被尚没有被完全开发,其粮食产量就已经占据了全国一半还多,养活了大半个国家。虽然有其他方面的因素,黑土地依旧占据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
nbsp黑土地绝对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最佳地方
nbsp要知道在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二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三是分布于中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nbsp东北也被誉为北大仓,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nbsp其他地方朱祁钰摸不着,东北松江流域的黑土地可是就在眼前,那可是一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价值惊人,只要将其经营得好,其产粮数量足以扛过去因为冰寒来袭从而导致的大明全境粮食减产的问题。
nbsp除了东北,西番,闵粤,海南等地也要尽快的运转起来。最起码,要派遣生产建设兵团前往开荒种粮,为日益寒冷的天气做粮食储备。
nbsp除此之外,台湾这个时候或许也是时候彻底的收回来。那里虽然地方不大,可也不小,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产粮重地。
nbsp或许,还要派兵南下将产粮重地南越等一些温热带地区全部收入囊中,这样一来,或许便可以不用再担忧日后小冰河来袭时大明无粮可食的地步了。
nbsp、、、、、、!
nbsp朱祁钰捏了捏眉心,想得太多感觉大脑有些晕乎乎的。本以为如今大明的局面已经很好了,可是细想之下距离理想的目标,还是相差太远了,
nbsp任重而道远啊!
nbsp他无奈的叹了口气,难怪历史上明君很少,如此辛苦换作那些没有吃过苦,只懂得享受的帝王来说,勤政劳力的确不是一个皇帝该干的。
nbsp这还如今他将大部分权利都分派下去的结果,不然,光是看奏折都能将人给累死。
nbsp伸个懒腰,让久坐变得有些僵硬的身体缓和一下,朱祁钰开始埋头奋笔疾书,为接下来需要去做的一些事情做准备。
nbsp建新元年十月二十六日,筹备了近半年的边境七座互贸坊市正式对外开放。
nbsp这也预示着大明将打开国门,打破陈规旧俗,迎接八方来客。
nbsp时间很快进入十一月,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和去年连续经历两次大战之后的临近年关相比,今天自然显得更加热闹。
nbsp还没有进入十二月,年味就已经很浓了,在京师以及京郊,闲下来的百姓们早就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物件了。各种风味吃食,相隔很远就已经能够闻到,天空中,空
第164章 定心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