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5集:新技术持续引入推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七点零三分,阳光斜斜地切过17号炉控制台的玻璃边缘,在金属地面上投出一道细长的光刃。刘好仃站在设备间门口,手里攥着老张那本边角卷了毛的笔记本,封面上“时序标注数据集”几个字被油渍晕开了一点,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茶水。

    nbsp他没急着进门,而是低头看了眼脚边——一个银灰色的机箱正安静地躺在泡沫垫上,侧面贴着“边缘计算节点(样机)”的标签,还带着物流箱的冷气。小林蹲在旁边,正用万用表测电压,眉头拧成个“川”字。

    nbsp“电压不匹配。”他抬头,声音里有点干涩,“老系统是24V直流,这玩意儿要36V,硬接,传感器可能会抽风。”

    nbsp刘好仃蹲下来,膝盖发出一声轻微的“咔”。他没在意,翻开笔记本,手指顺着一行行红蓝标记滑下去,停在三个月前某次夜班记录上:“凌晨电压波动至号炉控温曲线轻微漂移。”

    nbsp他盯着那串数字看了两秒,忽然笑了:“这不是问题,是提醒。”

    nbsp小林一愣:“提醒?”

    nbsp“提醒咱们,”刘好仃把笔记本合上,轻轻拍了拍封面,“别指望新机器自己扛住老路的坑。”他站起身,拍了拍小林的肩,“联系科技公司,让他们把电源模块换成宽压输入的。再加个稳压器,48小时内,我要看到它亮绿灯。”

    nbsp小林点头,掏出手机开始拨号。刘好仃没走,站在机箱旁,看着那标签在阳光下微微反光。他知道,这台机器一旦通电,就意味着“双轨并行”不再是白板上的箭头,而是真刀真枪的推进。

    nbsp上午九点十八分,会议室的投影仪嗡嗡作响,屏幕被切成三块:左边是AI质检系统的架构图,右边是模拟数据流,中间是视频窗口里科技公司代表的脸,背景是他们公司那句醒目的标语:“智能,从感知开始。”

    nbsp阿芳坐在桌边,手指在平板上划动,眉头越皱越紧。她突然抬手,点了点投影:“你们建议每0.1秒同步一次数据?”

    nbsp对方代表点头:“高频采集,才能捕捉微小异常。”

    nbsp“那你们知道咱们中台现在QPS多少吗?”阿芳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87%峰值负载。再加这个频率,不是采集数据,是往火药桶里扔火柴。”

    nbsp空气一下子静了。刘好仃坐在主位,没说话,只是把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一下,两下,像在数心跳。

    nbsp他开口时,语气平静得像在聊天气:“我们上回说,‘先修路,再通车。现在路还没拓宽,你们就想开卡车。”

    nbsp代表笑了笑:“可以考虑用我们的‘数据缓冲池方案,先暂存再上传,减轻中台压力。”

    nbsp话音未落,刘好仃已经抬手:“方案文档发来,我们自己评估。”

    nbsp对方一愣:“这……通常是由我们团队协助部署的。”

    nbsp“我知道。”刘好仃点头,“但我们厂的路,得自己修。”

    nbsp会议最后定下“分时采集”策略:AI系统在非生产高峰时段每0.1秒采集,日常运行改为每0.5秒抽样,阿芳团队实时监控负载,随时调整。科技代表点头同意,语气里多了点谨慎。

    nbsp散会前,刘好仃看着屏幕,忽然问:“你们上一家客户,用了多久才让系统不误报?”

  

第675集:新技术持续引入推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