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9集:拓展效果初步显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好。”刘好仃在本子上画了个圈,“下次给幼儿园的定制款,加个‘小夜灯模式,微光不扰眠,孩子起夜也不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越南设计师定制的“灵魂之灯”系列,已有三位客户下单量产。其中一位还发来设计图,想把灯嵌进茶室的屏风里。

    nbsp“他说,这光要像晨雾穿过竹林。”小李念着留言,“咱们的玻璃,快成艺术品了。”

    nbsp“本来就是。”刘好仃说,“玻璃不是冷的,是等光来暖的。”

    nbsp正说着,技术组的消息弹进来。

    nbsp“刘师傅,刚分析完最新一批‘柔光涂层的反射数据,和上周比,光线更柔和了,接近人体瞳孔最舒适的波段。可能是原材料批次微调的结果,但效果出乎意料。”

    nbsp他盯着手机,没急着回。

    nbsp这感觉,像在黑暗里走了很久,突然看见远处有人打了个手电——不是冲你晃,是自然亮起的。

    nbsp“看来,咱们的‘光,自己也在进化。”他把手机递给小林,“把这个数据同步给市场组,别藏着。真实的产品进步,是最硬的底气。”

    nbsp小林接过手机,忽然问:“刘师傅,您说,咱们现在算不算……真的走出去了?”

    nbsp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望着车间方向。晨雾散了,阳光落在一排排玻璃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星子。

    nbsp“走出去不是一步跨过海。”他轻声说,“是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现在,有人开始等我们的光了——这就是走出去了。”

    nbsp会议结束,团队分头行动。

    nbsp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把所有数据汇总成一份简报。标题他想了三分钟,最后只写了六个字:光,正在路上。

    nbsp他发到团队群,附言:“这不是终点,是第一个脚印。接下来,咱们得让这光,照得更远、更稳。”

    nbsp小林回复:“那咱们是不是该起个外号?比如‘追光者小队?”

    nbsp小李立刻接:“刘师傅是‘掌灯人,你是‘光控师,我……‘数据追光犬?”

    nbsp刘好仃笑着摇头,正要打字,手机又响了。

    nbsp是物流组发来的截图。

    nbsp第一盏“禅光001”的签收照片:一只布满皱纹的手,正轻轻抚摸灯罩。背景是间朴素的客厅,墙上挂着全家福,茶几上摆着药盒。

    nbsp配文只有一句:“等了半辈子,终于等到不刺眼的灯。”

    nbsp他盯着那张照片,许久没动。

    nbsp窗外,阳光正好。车间的传送带缓缓运转,新一批玻璃正被送入涂层舱。机械臂精准地喷洒雾状材料,像在给每一块玻璃披上一层看不见的温柔。

    nbsp刘好仃站起身,拿起外套。

    nbsp他没回办公室,也没去车间,而是走向厂门口的快递站。

    nbsp“今天有寄往欧洲的样品吗?”

    nbsp工作人员抬头:“有一批,刚打包好,下午发。”

    nbsp“把单子给我看看。”

    nbsp他接过发货清单,目光扫过收件人信息。德国、法国、意大利……名字陌生,地址却都带着“设计工作室”“家居买手店”的后缀。

    nbsp他掏出笔,在最上面那张单子背面写下一行小字:

    nbsp“致下一位等待光的人:它不耀眼,但足够暖。”

    nbsp写完,他把单子轻轻放回,转身走向车间。

    nbsp传送带上的玻璃正缓缓移动,表面泛着淡淡的乳白光晕,像被晨露洗过。

    nbsp他的手轻轻抚过一块刚出炉的样品。

    nbsp温润,柔和,边缘如水般顺滑。

    nbsp就在这时,技术组又发来消息。

    nbsp“刘师傅,新一批涂层的反射曲线又有微变,光谱峰值更贴近自然晨光,可能是温湿度控制更精准的结果……”

    nbsp他没看完,只是抬头看向生产线尽头。

    nbsp那片玻璃阵列静静立在光里,每一块都像在等待被点亮。

    nbsp他的手指还停留在样品表面。

    nbsp光,正从掌心渗入。

    喜欢。

第719集:拓展效果初步显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