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数字化转型深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议室的灯还亮着,投影仪关闭后,屏幕垂下来像一块晒干的玻璃片。几把椅子歪在原地,有人走得太急,连笔记本都忘了带走,摊开在桌角,一页画满了“AI”“云平台”“数据流”这些词,还有一行小字:“小张讲笑话时,德国人笑了三秒。”

    nbsp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捏着半杯凉茶。窗外,厂区的灯一盏接一盏熄了,只有质检楼还亮着——新来的实习生在加班,为明天的系统测试做准备。他没去叫他们,只是笑了笑,心想:年轻人愿意多待一会儿,总比刷短视频强。

    nbsp半小时前,跨国技术沙龙结束。小张在德国的镜头里穿着工装,头发剪短了,说话带点德语腔,讲完一个关于“机器也会累”的段子,会议室爆发出一阵笑。连最不爱说话的老李都拍了桌子。刘好仃当时没笑,他盯着屏幕角落的数据延迟提示,心里盘算:我们能听懂笑话,能不能听懂技术背后的节奏?

    nbsp他转身走回桌边,把茶杯放下,发出“咔”一声轻响。

    nbsp“人都走了?”他问小林。

    nbsp“实习生被我赶回去睡觉了,”小林抱着平板走进来,“说再不睡,明天眼睛会变成‘磨砂玻璃。”

    nbsp“比喻得挺准。”刘好仃笑了,“咱们厂现在,一半是人,一半是机器,还有一半是数据——等等,这加起来快三半了。”

    nbsp小林也笑:“您这数学,比我们系统还容易溢出。”

    nbsp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指了指墙上那张没人注意的图表。它贴在角落,纸边有点翘,像是被空调风吹久了。标题写着:“全球玻璃智造技术演进趋势(20202025)”。横轴是年份,纵轴是技术迭代速度,曲线像一根被拉长的弹簧,越往右,跳得越高。

    nbsp“你看这线,”他指着末端,“去年我们还在追平日本的涂层响应算法,今年人家已经在用AI预测玻璃的‘情绪了——听说德国那边,连玻璃应力变化都能生成音乐。”

    nbsp小林凑近看了看:“玻璃还会‘情绪?”

    nbsp“他们说,应力分布不均时,透光曲线会波动,像人在叹气。”刘好仃摇头,“听着玄,但人家真在做。上周发来的合作提案里,附了一段音频,标题叫《一块玻璃的午夜独白》。”

    nbsp小林没忍住笑出声:“咱们厂要是也搞这个,得叫《早班工人的哈欠协奏曲》。”

    nbsp“那也不错,”刘好仃正色,“至少说明,人家已经不只把玻璃当材料,而是当‘会说话的东西。咱们呢?还在比谁切得快、谁磨得亮。”

    nbsp他顿了顿,语气沉下来:“人才是回来了,火种也带回来了。可火要是不加柴,迟早熄。”

    nbsp小林收起笑,低头翻平板:“您是说,该往数字化再迈一步了?”

    nbsp“不是‘该,是‘非走不可。”刘好仃站起身,走到图表前,手指顺着曲线滑到最右端,“咱们的‘寻光者计划招来的人,学历高、脑子活,可他们进来后,用的还是十年前的老系统。输入靠手敲,调参靠经验,连故障预警都是靠老师傅听声音——这哪是‘寻光,这是‘摸黑过桥。”

    nbsp小林点头:“系统确实老了。上周小陈想做个涂层数据模型,结果导出格式不兼容,折腾三天,最后用U盘拷到家用笔记本才跑通。”

    nbsp“她用的什么软件?”

    nbsp“国外开源的,叫‘GlassMind。”

    nbsp“名字起得比我们响亮。”刘好仃苦笑,“人家连软件都叫‘玻璃心智,我们还在叫‘生产1.0。”

    nbsp他走回桌边,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

    nbsp品牌全球化

    nbsp数字化转型

    nbsp深化

    nbsp然后在“深化”下面画了个圈,圈里写了个“?”。

    nbsp“咱们前两年,把人送出去,把标准带回来,算是‘转型。可现在,光改标准不够了。客户要的不只是好玻璃,是要‘能联网的玻璃、‘会学习的玻璃、‘能讲故事的玻璃。”他敲了敲白板,“咱们得让全世界知道,深圳这片厂里,不只出玻璃,还出‘光的语言。”

    nb

第72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数字化转型深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