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真宗继位稳朝局,六郎智斗辽细作(公元997-1000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己已经不适合再当将领,就写了一份奏折,请求赵恒允许他退休,回汴梁养老。
nbsp赵恒收到奏折后,心里很是犹豫。他知道潘美经验丰富,要是潘美退休了,并州就没合适的将领驻守了。他跟赵普商量:“赵宰相,潘美请求退休,朕该不该答应?要是他退休了,并州谁来守啊?”
nbsp赵普捋着胡子,想了想,说道:“陛下,潘美确实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再让他守并州,怕是会出问题。不如答应他的请求,让他回汴梁养老,再派一个有能力的将领去守并州。臣觉得,杨延昭的弟弟杨延浦,虽然年轻,但很有才干,之前在禁军里表现也不错,可以派他去守并州。”
nbsp赵恒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传朕旨意,允许潘美退休,封他为韩国公,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让他回汴梁养老;任命杨延浦为并州都部署,率领三万大军前往并州驻守,务必守住并州,配合杨延昭保卫北方边境。”
nbsp旨意传到并州时,潘美正在家里养病。他接过圣旨,看着上面“韩国公”的封号,忍不住老泪纵横——他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有过功也有过过,现在能安安稳稳地回汴梁养老,已经很满足了。
nbsp杨延浦接到旨意后,立刻从汴梁出发,前往并州。他知道,并州是大宋北方的重要屏障,要是并州丢了,莫州也会受到威胁,哥哥杨延昭的压力就会更大。他特意在出发前,去了一趟莫州,看望杨延昭。
nbsp杨延昭见弟弟来了,心里很是高兴。他拉着杨延浦的手,说道:“二弟,并州是咱们大宋北方的门户,你去了之后,一定要多加小心。契丹要是来攻,你别硬拼,先守住城池,然后派人给我送信,我会率军去支援你。”
nbsp杨延浦点了点头,说道:“大哥,你放心!我会好好守着并州,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在莫州也要多加小心,契丹人诡计多端,你可别中了他们的圈套。”
nbsp兄弟俩聊了很久,从父亲杨业的遗愿,到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梦想,再到杨家的未来。第二天,杨延浦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杨延昭,率领大军前往并州。杨延昭站在莫州的城楼上,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心里暗暗祈祷:“二弟,你一定要平安无事,咱们兄弟俩还要一起北伐契丹,为父亲报仇呢!”
nbsp杨延浦到了并州后,很快就熟悉了并州的情况。他效仿杨延昭,在并州加固城墙、挖深护城河,还训练士兵、囤积粮草。当地的百姓见杨延浦年轻有为,又体恤士兵,都很支持他,主动来帮忙加固城防、送粮食。
nbsp没过多久,契丹果然派了一支辽军,攻打并州。杨延浦按照杨延昭教他的方法,坚守不出,同时派人去骚扰辽军的粮草供应线。辽军攻打了几天,不仅没攻破并州城,粮草还快用完了,只能下令撤军。杨延浦乘胜追击,杀死了不少辽军士兵,缴获了大量武器和战马。
nbsp消息传到莫州,杨延昭很是高兴——他知道,二弟已经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他特意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杨延浦,表扬他打得好,还嘱咐他继续努力,守住并州。
nbsp可杨延昭这边,麻烦事也来了。契丹因为两次攻打莫州都失败了,心里很是不服气,萧太后亲自下令,让耶律休哥率领五万辽军,再次攻打莫州。这次,耶律休哥改变了策略,他没有直接攻打莫州城,而是派兵去攻打莫州周边的县城,想切断莫州的粮草供应线,让莫州不攻自破。
nbsp莫州周边的县城大多兵力薄弱,根本抵挡不住辽军的进攻。很快,莫州周边的三个县城就被辽军攻占了,莫州的粮草供应线也被切断了。杨延昭得知消息后,心里很是着急——莫州城里的粮草,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要是粮草供应线一直被切断,莫州迟早会被攻破。
nbsp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开会,商议对策。“兄弟们,耶律休哥攻占了咱们周边的三个县城,切断了咱们的粮草供应线。咱们必须尽快夺回县城,恢复粮草供应,不然莫州就危险了!”杨延昭说道。
nbsp周信皱了皱眉,说道:“将军,耶律休哥率领五万辽军,咱们只有一万兵力,要是分兵去夺回县城,莫州的兵力就会更少,要是辽军趁机攻打莫州,咱们就麻烦了。”
nbsp王贵也跟着说:“是啊将军!耶律休哥这招太毒了,他就是想让咱们分兵,然后趁机攻打莫州。咱们不能中了他的圈套!”
nbsp杨延昭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得对,耶律休哥就是想让咱们分兵。可咱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粮草供应线被切断,不然咱们迟早会被困死在莫州。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假装分兵去夺回县城,引诱耶律休哥率军来攻莫州,然后在莫州城外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将领们一听,都来了精神:“将军,您有什么好主意,快跟咱们说说!”
nbsp杨延昭笑了笑,说道:“咱们可以派一支军队,假装成主力,去攻打被辽军攻占的县城,让耶律休哥以为咱们分兵了。然后咱们在莫州城外的十里坡设下埋伏——那里地势平坦,适合骑兵作战,也是耶律休哥攻打莫州的必经之路。等耶律休哥率领辽军来攻莫州,进入埋伏圈,咱们就发动进攻,定能打败辽军!”
nbsp将领们纷纷点头,都觉得这个主意好。杨延昭立刻布置任务:“周信,你率领三千士兵,假装成主力,去攻打被辽军攻占的清苑县(今河北保定清苑区),记住,一定要假装打不过辽军,让耶律休哥以为咱们兵力不足;王贵,你率领四千士兵,在十里坡设下埋伏,等辽军进入埋伏圈,就放箭、扔滚木;刘顺,你率领两千士兵,绕到辽军的后面,截断他们的退路;我率领剩余的士兵,在莫州城楼上坐镇,等耶律休哥进入埋伏圈,就率领士兵冲出去,配合王贵和刘顺,一起进攻辽军。”
nbsp将领们领了命,纷纷率领士兵出发。周信率领三千士兵,来到清苑县城下,开始攻打清苑县。辽军守将见宋军来攻,连忙派人去禀报耶律休哥:“将军,宋军派了三千士兵,来攻打清苑县,看样子是想夺回县城!”
nbsp耶律休哥正在中军大帐里休息,听说宋军来攻清苑县,得意地笑了:“杨延昭这小子,果然中了我的圈套!他分兵去攻打县城,莫州的兵力肯定空虚,咱们正好趁机攻打莫州!传朕旨意,全军出发,攻打莫州!”
nbsp辽军士兵们一个个士气大振,跟着耶律休哥,朝着莫州方向进军。周信见辽军果然中计,心里暗暗高兴,他假装打不过辽军,下令士兵们撤退,朝着莫州方向逃跑。
nbsp耶律休哥率领辽军,很快就来到了十里坡。他看着眼前平坦的地势,心里毫无防备——他根本没想到杨延昭会在这里设下埋伏。就在辽军全部进入十里坡时,王贵率领的四千士兵从埋伏的地方冲了出来,高声喊道:“辽军贼子,哪里跑!”
nbsp辽军士兵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耶律休哥见状,心里一惊,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连忙下令:“快撤退!快撤退!”
nbsp可已经晚了,刘顺率领的两千士兵已经绕到了辽军的后面,堵住了他们的退路。杨延昭也率领剩余的士兵,从莫州城里冲了出来,手持长枪,朝着辽军士兵刺去。
nbsp“耶律休哥!你中了我的埋伏,还想跑?”杨延昭高声喊道,“兄弟们,杀了辽军,夺回县城,恢复粮草供应!”
nbsp宋军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朝着辽军冲去。辽军士兵被夹在中间,根本无法抵抗。耶律休哥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又气又急,可也没办法,只能率领少数亲信士兵,拼死突围。
nbsp杨延昭见耶律休哥想跑,立刻率军追了上去。“耶律休哥,哪里跑!”杨延昭一边追,一边喊道,手里的长枪朝着耶律休哥刺去。耶律休哥连忙躲闪,可还是被长枪划破了肩膀,鲜血直流。他不敢再恋战,加快速度,率领亲信士兵逃跑了。
nbsp辽军失去了指挥,彻底崩溃。宋军乘胜追击,杀死了无数辽军士兵,缴获了大量武器和战马。杨延昭还下令,率军夺回了被辽军攻占的三个县城,恢复了莫州的粮草供应线。
nbsp这场战斗,宋军大获全胜。消息传到汴梁,赵恒大喜过望,下旨封杨延昭为保州防御使,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也都有赏赐。老百姓也又开始编新段子,“杨六郎,真厉害,十里坡设伏败辽兵,夺县城,恢粮草,莫州百姓乐开花”,杨家将的名声越来越大。
nbsp可耶律休哥并不甘心。他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契丹后,向萧太后禀报了十里坡之战的经过,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杨延昭“狡猾多端”。萧太后听了,气得把茶杯都摔了:“杨延昭这小子,真是个难缠的家伙!咱们两次攻打莫州都失败了,这口气,朕咽不下去!”
nbsp她下令,让耶律休哥整顿军队,囤积粮草,准备再次攻打莫州。同时,她还派使者去大宋,向赵恒索要更多的岁币——她知道,大宋新君继位,国内局势还不稳定,不敢轻易跟契丹打仗,肯定会答应她的要求。
nbsp使者来到汴梁,向赵恒递交了萧太后的国书。赵恒看着国书,气得浑身发抖:“契丹这是得寸进尺!朕已经给他们岁币了,他们还想要更多!传朕旨意,把使者轰出去,告诉萧太后,朕是不会给她更多岁币的!”
nbsp大臣们见赵恒生气,纷纷劝道:“陛下,契丹实力强大,咱们刚打完几场仗,国力还没恢复过来,要是再跟契丹打仗,恐怕会吃亏。不如先答应给他们更多的岁币,等咱们国力恢复了,再跟他们算账。”
nbsp赵普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大臣们说得对。咱们现在不宜再跟契丹打仗,应该先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给契丹更多的岁币,虽然会让咱们损失一些钱财和物资,但能换来边境的和平,让咱们有时间恢复国力。等将来国力强盛了,再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赵恒沉默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传朕旨意,每年给契丹的岁币,增加到银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但要跟契丹约定,以后不能再随意攻打大宋,也不能再派细作潜入大宋,否则朕就停止给他们岁币,还要北伐契丹!”
nbsp使者听了,满意地离开了汴梁。大宋和契丹之间,再次达成了和平协议。可杨延昭得知消息后,心里很是不满。他立刻写了一份奏折,派人送往汴梁,说道:“陛下,契丹索要更多的岁币,是对大宋的侮辱!咱们不能答应他们,应该继续跟他们打仗,收复幽云十六州!臣愿率领莫州的士兵,再次攻打契丹,为大宋争光!”
nbsp赵恒看完奏折,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可他也知道,现在大宋确实不宜再跟契丹打仗。他给杨延昭回了一封信,说道:“杨爱卿,朕知道你心里不满,可现在大宋国力还没恢复过来,不宜再跟契丹打仗。你要坚守莫州,保卫边境,等将来国力强盛了,朕一定会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会让你失望的。”
nbsp杨延昭看完信,心里很是失望。他站在莫州的城楼上,看着北方,心里暗暗发誓:“陛下,臣会坚守莫州,等将来有机会,臣一定会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为父亲报仇,为大宋争光!”
nbsp时间很快就到了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这年春天,大宋的国内局势渐渐稳定,蜀地没有再发生叛乱,边境也因为杨延昭、杨延浦兄弟的防守,变得越来越稳定。赵恒终于有时间关注国内的经济发展——他知道,只有国力强盛了,才能有能力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
nbsp他召集大臣们开会,商议发展经济的事。“陛下,现在大宋的国内局势稳定,边境也相对平静,是时候发展经济了。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占城稻——这种稻子产量高,成熟快,一年能种两季,要是能在全国推广,大宋的粮食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张咏站出来,说道。
nbsp张咏之前在蜀地推行“均税法”,效果很好,现在被调回汴梁,担任户部尚书,负责全国的经济工作。他之前在福建做官时,见过占城稻,知道这种稻子的好处,就想在全国推广。
nbsp赵恒点了点头,说道:“好!张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要派人去福建,调取占城稻的种子,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教会百姓们种植方法。要是推广成功,朕定会重赏你!”
nbsp张咏领了旨,立刻开始行动。他派人去福建,调取了大量的占城稻种子,然后派官员去全国各地,教百姓们种植占城稻。百姓们刚开始还不太愿意种,担心这种陌生的稻子产量不高。可等第一年收获时,百姓们惊喜地发现,占城稻的产量比普通稻子高了一倍还多,而且一年能种两季。
nbsp有个叫王二的农民,家里有五亩田,以前种普通稻子,每年只能收两千斤粮食,刚够一家人吃饭。推广占城稻后,他每年能收五千斤粮食,不仅够一家人吃饭,还能卖两千斤粮食,攒下不少钱。他特意带着自家种的占城稻,跑到汴梁,跪在皇宫门口,想感谢赵恒和张咏。
nbsp赵恒得知后,亲自在皇宫里召见了王二。王二拿着占城稻,激动地说:“陛下,张大人,这种占城稻真是好啊!俺家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现在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攒下钱,俺们全家都感谢陛下和张大人!”
nbsp赵恒笑着说:“老乡,快起来!这都是张爱卿的功劳,也是咱们大宋的福气。你回去后,要好好种地,还要教其他百姓种植占城稻,让更多的百姓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nbsp王二连忙点头:“陛下放心!俺回去后,一定教其他百姓种植占城稻,让更多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nbsp在张咏的努力下,占城稻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大宋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赵恒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水利工程,疏通河流、修建水库,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减少了水旱灾害的发生。
nbsp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宋的国力也渐渐恢复。赵普和李继隆等人,又开始向赵恒提议,准备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赵恒虽然还是有些犹豫,但也知道,北伐是大宋的大事,不能一直拖延下去。他说道:“朕知道北伐的重要性,可现在契丹实力还很强,咱们还需要再准备一段时间。等咱们的国力再强盛一些,士兵们再训练一段时间,咱们就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
nbsp杨延昭得知消息后,心里很是高兴。他知道,北伐的机会越来越近了。他更加用心地训练士兵、囤积粮草,还派人去契丹打探情报,为北伐做准备。
nbsp可他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冬天,大宋的京城汴梁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从皇宫附近的一家酒楼开始烧起,因为风大,火势很快蔓延开来,烧毁了皇宫的不少宫殿,还烧毁了汴梁城里的很多房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消息传到莫州,杨延昭很是着急。他立刻写了一份奏折,派人送往汴梁,请求赵恒允许他率军前往汴梁,帮助灭火和重建皇宫。可赵恒回了一封信,说汴梁的大火已经被扑灭,让他安心守着莫州,不用来汴梁。
nbsp杨延昭虽然放心了一些,但也知道,这场大火肯定会影响大宋的国力,北伐的计划又要推迟了。他站在莫州的城楼上,看着北方,心里暗暗发誓:“爹,您再等等,儿子一定会完成您的遗愿,收复幽云十六州,为您报仇!”
nbsp而此时的契丹,萧太后得知大宋汴梁发生大火,国力受损,心里很是得意。她知道,大宋现在没有精力北伐,她可以趁机整顿军队,囤积粮草,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再次率军南下,夺取大宋的土地。
nbsp大宋和契丹之间的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杨延昭的北伐梦,也还没有实现。他不知道,自己还要等多久,才能等到北伐的机会,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为父亲报仇,为大宋争光。
nbsp在汴梁的天波府里,佘太君正坐在祠堂里,看着杨业、杨延玉的牌位,默默流泪。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死得冤,自己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浦,还在为报仇和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努力。可大宋的国力还没完全恢复,北伐计划一再推迟,儿子们的路,还很长很长。
nbsp“老爷,延玉,你们在天有灵,就保佑咱们的延昭、延浦平安无事,保佑大宋能早日收复幽云十六州,为你们报仇雪恨吧!”佘太君对着牌位,轻声祈祷。
nbsp月光透过窗户,照在祠堂里,牌位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杨家将的故事,还在继续;大宋和契丹的战争,也还在继续。这天下,何时才能太平?幽云十六州,何时才能收复?
喜欢。
第四单元 真宗继位稳朝局,六郎智斗辽细作(公元997-1000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