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2章 大兴善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乾一口茶水咽下去,抬头就看到自家阿耶脸上挂着笑容。

    nbsp“阿耶?”李承乾目光疑惑。

    nbsp李世民转过头,看向李承乾。

    nbsp“高明,方才来这边的路上,你问阿耶,如何辨别御史言官的话。”

    nbsp说着,李世民的手指往外面指了指。

    nbsp“你看那边,那个卖饼的胡人。”

    nbsp李承乾探头朝着那边看去,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正在忙活。

    nbsp原是方才旁边卖胭脂的小贩突然打翻水盆,溅湿了胡饼摊的布幌,那胡人也不恼,反而帮着拾掇起胭脂盒。

    nbsp“此刻,若是有人状告这个胡商强买强卖,你说,我是要信这胭脂盒,还是要相信十份奏章呢?”

    nbsp李承乾思索着。

    nbsp“所以,要观其行而察其言。”

    nbsp“不止。”李世民从荷包里摸出几枚铜钱排开:“御史言官,就像是这开元通宝一样,有字的那面是39;忠直39;,可翻过来...”

    nbsp李世民手指一弹,铜钱“叮”地一声反转过来。

    nbsp“指不定是藏了什么心思。”

    nbsp“阿耶曾经因为一封秘奏,罢免了萧瑀的官职。”李世民继续说道:“但是罢免归罢免,事情还是要查清楚的。”

    nbsp“最终结果呢?是上奏的人,与萧瑀之间,有私仇,所以才密奏送入宫中,弹劾萧瑀勾结草原。”

    nbsp“因为萧瑀的姐姐,是萧皇后,她在草原上。”

    nbsp“当下的罢免,是为了稳定局面,毕竟,唐俭马上就要带人出使突厥。”

    nbsp“事后的查明,是为了不让人蒙受不白之冤,你阿耶我,也并非是是非不分的人。”

    nbsp“只是什么事情放在什么时候,有不同的作用,就有不同的处理结果。”

    nbsp李承乾回想着当初的事情。

    nbsp也是这么个道理。

    nbsp“所以说,真话假话,得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

    nbsp李世民说着,指着外面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nbsp“就像那商贩之间的事情,所作所为,满街的百姓都看在眼里。”

    nbsp李承乾再次望去,那胡饼摊前已经围了不少人,有老妪牵着稚童买饼,那胡人特意将饼子掰成小块递给孩童。

    nbsp李世民拿了几个铜板交给身边的人。

    nbsp“李九,去买两个胡饼回来。”

    nbsp“是。”李九拱手应声。

    nbsp李世民声音也沉了下来。

    nbsp“将来若是有人弹劾你,你就将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拿到这样的日头下晒一晒就是了。”

    nbsp李承乾郑重点头。

    nbsp除却阿耶说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王叔跟自己说过的。

    nbsp人长了嘴,也是要用来说话的。

    nbsp不说话,只吃饭,那跟哑巴有什么区别?

    nbsp嘴长在自己身上,有什么要说的话,说就是了,指望着别人去猜?那往后的倒霉事,都是自找的。

    nbsp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

    nbsp胡饼买回来,李世民和递给李承乾一个。

    nbsp“尝尝,这上边芝麻放的多些,吃着肯定香。”

    nbsp父子俩坐在一张桌上,喝茶,摆着胡饼吃。

    nbsp吃饱喝足后,两人便带着护卫,动身前往大兴善寺。

    nbsp长安城内的大兴善寺是城内最大的佛寺,是曾经隋朝的皇家寺庙。

    nbsp“西晋武帝泰始二年,大兴善寺开始修建,隋文帝开皇年间,这座城池开始扩建,如今的长安城,以前的大兴城。”李世民喃喃说道。

    nbsp“儿子查阅过关于长安城内寺庙的一些消息。”李承乾说道。

    nbsp从庄子上回来的之后,他就始终记得,王叔跟自己说的,如果感兴趣,就去走访走访,查一查。

    nbsp李承乾觉得自家王叔,对佛教也并不感兴趣,并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样的话。

    nbsp而且,因为这个故事,李承乾总觉得,王叔是话里有话。

    nbsp“大兴善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李承乾垂眸说着:“曾经的长安是大兴城,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

    nbsp“不错。”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nbsp“开皇年间,天竺来的僧人先后来到长安,在大兴善寺当中译经弘法,便是如今,大兴善寺,也是长安城里,香火最旺的寺庙。”

    nbsp说话间,马车停在了靖善坊外。

    nbsp父子两人从马车上下来,李世民吩咐李九等人在坊外等候。

    nbsp“阿耶......”李承乾刚想要劝说自己阿耶不可将护卫撇下。

    nbsp但是转念一想,自家阿耶的身手.......

    nbsp年轻的时候敢和大伯去突厥人的营地里,带兵敢直接冲阵的人,如今在长安城,天子脚下......

    nbsp至于自己,虽然武艺比不得阿耶身边的护卫,但是应对普通人,绰绰有余。

    nbsp父子两人单独进了靖善坊。

    nbsp仰头望着朱漆匾额上34;大兴善寺34;四个鎏金大字,阳光透过门口的柏树枝叶,在父子两人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nbsp步入庙门,随着众多香客往里走。

    nbsp还未走出门洞,便有知客僧上前。

    nbsp34;两位施主,请随喜功德。34;知客僧捧着功德簿迎上来,目光在父子二人朴素的衣着上打了个转,笑容淡了几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李承乾从荷包摸出几枚铜钱投入木箱。

    nbsp李世民则是微微蹙眉,没有动作。

    nbsp客僧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转身去招呼后面衣着华贵的香客了。

    nbsp出了门洞,院子里巨大的铜香炉映入眼帘,炉中堆积的香灰如山,三只手臂粗的高香正冒着青烟,炉中还插着密密麻麻正在燃烧着的短香。

    nbsp金碧辉煌的歇山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檐角悬着的铜铃随风轻响。

    nbsp往来香客,虔诚上香,双手合十跪拜,口中喃喃念叨。

    nbsp“阿耶,你看.......”李承乾压低声音,指向了廊下的一块石碑。

    nbsp那石碑,在竹简中也有记载。

    nbsp开皇七年隋文帝赐田千顷的圣旨。

    nbsp“这里的主持波顿,是朕.....是我亲自下旨,于贞观三年,让他在大兴善寺内主持寺内译场。”

    nbsp“波顿在天竺,也是王族出身。”李世民嘴角微扬。

    nbsp“出身王族,却甘愿当个和尚?”李承乾疑惑了:“还真是.......”

    nbsp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nbsp“出身低微,可接触不到什么典籍。”李世民笑了笑:“正是因为有个好出身,条件好,所以从小可以研习内外典籍,以精通佛学。”

    nbsp“就像是读书一样,若是家境不好,又谈什么从小接触。”

    nbsp“你在泾阳县庄子上,那庄子上的入学考试你也见过了。”李世民笑道:“有开蒙过的和没有开蒙过的,一比较,很明显就能看得出来。”

&

第1452章 大兴善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