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5章 翠微宫议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肆叶护已经逃窜到了康居,西突厥的人想着将泥孰从焉耆迎回,立为可汗。”

    nbsp李复听了半天。

    nbsp“这样的话,焉耆庇护了泥孰,若是泥孰做了可汗,不说感念焉耆的庇护之恩,也不至于跟高昌混在一起,针对泥孰吧?”李复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nbsp李世民却是笑了笑。

    nbsp“西域的事情,你可说不准,万一若是泥孰在焉耆日子过的不好呢?”

    nbsp“若是在焉耆被羞辱了,日子过的不好,心中有怨恨呢?”

    nbsp“这些可都是说不准的。”

    nbsp“而且,泥孰着使者送信来大唐,说要归附大唐。”李世民说道:“朕已经跟朝臣们商议,让鸿胪寺的人前去册立泥孰的可汗位了。”

    nbsp“那这样的话,西突厥就算是平定了?”李复好奇:“那,焉耆对西突厥的新可汗有收留活命之恩,高昌再攻打焉耆的话,西突厥会坐视不理吗?”

    nbsp李世民摇头。

    nbsp“怀仁,你不明白,中原之外的番邦,他们是没有礼法可言的,在那里,任何事情都会发生。”

    nbsp“咱们,不能以中原人的想法去揣摩他们的行为。”

    nbsp“西域的人,他们的国家所在的地方,环境比中原恶劣,因此,他们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不断的争斗,蚕食,强大的吞并弱小的,有恩有怨,并不影响他们的行为。”

    nbsp“更何况,西域的番邦,他们更换首领的速度,并不慢,这些,咱们大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自己内部争斗胜利之后,向大唐称臣,我就派遣使者过去,册封他们。”

    nbsp“至于他们自己国家内部的事情,当初也说了,大唐是管不过来的,就让他们自己管去吧。”

    nbsp“他们之间的争斗,大唐想管就管,不想管,也多的是理由和借口。”

    nbsp李复点头。

    nbsp明白了。

    nbsp有好处就管,没有好处,就不管。

    nbsp大唐的兵马一动,耗费也不低,那这些损耗要算谁的?

    nbsp大唐又不是活菩萨。

    nbsp说出兵就出兵,出兵帮着别人评判去。

    nbsp花销不给报销,光是来回路费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nbsp西域的斗争,就像是如今西突厥内部的斗争一样,或许就一年内部打好几场,谁赢了谁就是首领,他们并不讲究什么首领的正统性。

    nbsp就像是野兽一样,谁厉害,谁是王。

    nbsp“所以说,高昌要是对焉耆动兵,西突厥不一定会管,焉耆如果派遣使者去西突厥,面见泥孰,没有足够打动他们的好处,泥孰也不会出兵的。“

    nbsp“泥孰这个可汗的位置,名头上,是大唐册封的,实际上,是他们内部册立的,一个刚刚从别的国家返回西突厥的可汗,他手里,能有多少权力呢?“

    nbsp“西突厥到底是谁说的算,还不一定呢。“李世民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

    nbsp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nbsp“不过,不管西突厥管不管,大唐若是出兵,他也得靠边站。“李世民一脸自信。

    nbsp区区残余归降的西突厥罢了。

    nbsp当年颉利可汗这么嚣张,现在不也在边境的宅子里,每天看着他手底下的人放羊吗?

    nbsp为了不让颉利可汗在长安得抑郁症,李世民把他送到了大唐边境,封了官,让他在那边守着草原放羊呢。

    nbsp对付东突厥的办法,当然也可以拿来对付西突厥,一招鲜,吃遍天,管用都行。

    nbsp反正都是突厥,都是在草原上靠着放羊养牛过活的。

    nbsp“那……陛下,我们现在就静观其变?”李复问道。

    nbsp“先让鸿胪寺的人去完成册封,看看泥孰的反应,也看看高昌接下来的动作。西域这盘棋,不急,朕有的是耐心和他们慢慢下。”

    nbsp最好是,西突厥不管,高昌依旧一意孤行,攻打焉耆,焉耆不敌,自会派使者到长安,求着咱们出兵。“李世民笑道:“如此,名正言顺。”

    nbsp“希望如此,大唐取高昌,这是个好机会。”李复应和着。

    nbsp说起大唐攻打高昌的话,就绕不开李靖的好学生。

    nbsp侯君集。

    nbsp他灭高昌之后,在高昌可是发了笔大财,因此朝堂上参他的奏章就跟雪花一样落在了李世民的桌案上。

    nbsp但是侯君集这样做,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李复喜欢。

    nbsp都打仗了,你死我活的拼杀了,打赢了,补充点损失怎么了?

    nbsp一打仗就亏钱,一打仗就亏钱。

    nbsp怎么武德年间,人家突厥一打仗就发财呢?

    nbsp靠着打仗发财,把自身发展的壮壮的。

    nbsp怎么就大唐出去打仗,就要亏本呢?

    nbsp朝堂上的人是算账算不明白吗?

    nbsp倒也不是,他们能算明白,就是明面上大家都顾及名声,不愿意当这个坏人。

    nbsp一旦有人要做这个坏人了,他们还会站出来标榜自己是好人。

    nbsp但是背地里腌臜人的事也没少做。

    nbsp要说双标,也没人比得过这帮人。

    nbsp打仗亏本的前车之鉴才过去多久?

    nbsp杨广三征高句丽就是个例子,耗尽国力民力,却一无所获,最终天下大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大唐吸取前朝的教训,用兵方面,还是谨慎的。

    nbsp不然渭水之盟的耻辱,也不会等到贞观四年。

    nbsp足足四年啊,君臣四年来心里都惦记着这回事,李靖连觉都睡不好。

    nbsp正事商量完之后,李复反应过来。

    nbsp大唐要打高昌,是即将打,但是还没有打,一切还要等到西域那边的百骑司传递消息回来呢。

    nbsp而且,朝堂上也要过一遍,毕竟出兵,不是什么小事。

    nbsp那这么着急忙慌的找自己过来。

    nbsp算了,这也是件大事儿,而且,他们图谋高昌这事儿,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nbsp李二凤想要找人聊这件事,也就只有身边的几个人。

    

第1565章 翠微宫议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