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瀛州合兵与居庸侦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雾如轻纱般裹着瀛州城的练兵场,五千名河北路禁军列着整齐的方阵,甲胄上的铜扣在微光中泛着冷光。杨继忠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方阵最前,身后的nbsp“杨”nbsp字将旗随风轻扬nbsp——nbsp这是朝廷派来的北伐援军,昨日刚抵达瀛州,今日便与瀛州军展开合练,磨合战术协同。
nbsp“都给我精神点!”nbsp杨继忠的声音在晨雾中回荡,“你们是大宋的精锐,要让瀛州的兄弟们看看,河北路禁军的本事!”nbsp话音刚落,禁军士兵们齐声呐喊,长枪齐刷刷举起,枪尖如林,气势震天。不远处,哈桑带着三千名瀛州军也已列阵,其中既有经历过多次战斗的粮道兵、斥候,也有归降的辽兵nbsp——nbsp耶律忠带着二十名辽兵站在阵侧,身上的宋军皮甲还没完全穿习惯,却挺直了脊背,眼神里满是坚定。
nbsp“开始合练!”nbsp王晏之站在高台上,挥下令旗。按合练计划,第一步是nbsp“步骑协同”——nbsp禁军的重甲步兵列成nbsp“盾墙”,瀛州军的轻骑兵从两侧包抄,模拟突破辽军步兵阵。晨雾中,盾墙缓缓推进,脚步声整齐划一;轻骑兵们则压低身子,马蹄裹着麻布,悄无声息地绕到nbsp“敌阵”nbsp侧翼,待盾墙抵住nbsp“敌军”nbsp时,突然发起冲锋,竹矛直刺nbsp“敌阵”nbsp缝隙,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滞涩。
nbsp“好!”nbsp高台上的赵德明忍不住喝彩。他翻看手中的《合练章程》,上面详细记录着两军的战术特点:禁军擅长重甲防御、正面攻坚,瀛州军擅长轻骑袭扰、灵活应变,两者互补,正是北伐所需的战力。“王大人,这合练效果比预想的好,”nbsp赵德明笑着说,“用不了十日,两军就能完全磨合,可随时北上攻关。”
nbsp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练兵场上。合练进入第二步nbsp“器械协同”——nbsp禁军的三弓床弩与瀛州军的投石机配合,模拟轰击关隘。张三带着工匠们早已在练兵场尽头搭好nbsp“模拟关墙”,高两丈、宽十丈,与居庸关的实际规格一致nbsp随着令旗挥下,三弓床弩的铁箭带着呼啸声射向关墙,箭头嵌入夯土半尺;投石机抛出的五十斤沙袋紧随其后,砸在关墙上,夯土簌簌掉落,很快就砸出一个浅坑。
nbsp归降的辽兵阿古拉站在一旁,看得眼睛发亮。他曾随辽军驻守过居庸关,知道关墙的薄弱处:“大人,居庸关的西侧关墙是十年前修的,夯土不如东侧结实,”nbsp他指着模拟关墙的西侧,“要是集中投石机轰那里,半天就能砸出缺口。”nbsp王晏之点头,让宝儿在《居庸关攻防预案》上记下这一细节nbsp——nbsp归降辽兵的实战经验,是攻克关隘的重要筹码。
nbsp午间的日头正烈,瀛州的议事厅里,众人围坐在沙盘旁,展开nbsp“幽州防线图”。图上,居庸关、古北口的位置用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耶律胡里台供认的兵力:居庸关驻辽军一万五千人,其中骑兵五千,步兵一万,配备回回炮十架、床弩二十张;古北口驻兵一万,以步兵为主,关隘两侧设有nbsp“滚石槽”,战时可往下倾泻滚石。
nbsp“居庸关是幽州的门户,必须先拿下,”nbsp王晏之指着沙盘,“拿下居庸关,就能直逼幽州,古北口的辽军也就成了孤军,不足为惧。”nbsp杨继忠补充道:“我建议分三路进攻:中路用重甲步兵和攻城器械正面攻坚;西路派轻骑兵绕到关后,截断辽军粮道;东路让归降辽兵假扮辽军援兵,骗开城门nbsp——nbsp这招在清水河大营用过,效果很好。”
nbsp耶律忠突然开口:“大人,居庸关的守将是耶律沙,此人多疑,”nbsp他回忆着辽军内部的传闻,“要是假扮援兵,得用萧挞凛的‘调兵令牌,还要说清‘援军的来意,不然他不会开门。另外,关后的粮道旁有辽军的‘暗哨,每三里一个,轻骑兵绕后时要小心。”nbsp众人纷纷点头,哈桑立刻让人去准备nbsp“仿制令牌”——nbsp按之前缴获的辽军令牌样式,让工匠们连夜打造,确保与真品无异。
nbsp黄昏的风渐渐起了,吹得议事厅的窗纸沙沙作响。哈桑主动请缨,带领五十名斥候,连夜前往居庸关侦查nbsp——nbsp确认关隘的最新布防、暗哨位置,以及西路绕后的路线是否可行。“耶律忠,你跟我去,”nbsp哈桑看向身旁的辽兵,“你熟悉辽军暗哨的规律,能帮我们避开麻烦。”nbsp耶律忠立刻起身:“愿随将军前往!”
nbsp出发前,王阿福赶着牛车,送来nbsp“侦查物资”:有张三新做的nbsp“折叠竹梯”——nbsp轻便易携带,能用来攀爬关墙附近的陡坡;有李四特制的nbsp“压缩军饼”——nbsp用耐盐禾和猪油制成,一块能顶半日饥;还有nbsp“夜视草”——nbsp晒干后碾碎,涂在眼睛周围,能在夜间看清远处的动静,是泗州农兵在野外劳作时发现的偏方。“哈桑大哥,路上小心,”nbsp王阿福递过一个水囊,“这是用清水河的水烧开后装的,干净,能多带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夜幕降临时,哈桑的侦查队已出了瀛州城。耶律忠走在最前,手里拿着一根nbsp“探路杖”——nbsp竹杖顶端绑着铁尖,用来试探路面是否有陷阱。夜色渐深,晨雾再次悄然升起,笼罩着通往居庸关的小路。“前面就是第一个暗哨了,”nbsp耶律忠突然停步,指着路边的一棵老槐树,“辽军的暗哨藏在树洞里,洞口用藤蔓伪装,里面有两个人,每半个时辰会出来巡视一次。”
第443章 瀛州合兵与居庸侦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