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幽蓟合围与故都光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百姓也打开家门,捧着热茶和干粮,递给进城的宋军士兵。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在地上,抚摸着街道的青石板,老泪纵横:“三十多年了,咱们终于等到大宋的军队了!”

    nbsp节度使府内,最后一批辽兵正在顽抗。哈桑带着轻骑兵冲进去,长枪直刺为首的辽将,辽将应声倒地,其余辽兵见状,纷纷扔下武器投降。“拿下节度使府!”nbsp哈桑的声音在府内回荡,士兵们涌上府衙的屋顶,拔掉辽军的黑色旗帜,将一面崭新的nbsp“宋”nbsp字大旗升了上去nbsp——nbsp旗帜在阳光下舒展,猎猎作响,传遍幽州的每一个角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午间的日头正烈,幽州城内的战斗已近尾声。王晏之带着宝儿走进节度使府,看着府内的辽军文书,还有墙上挂着的燕云十六州地图,心中感慨万千nbsp——nbsp自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以来,这片土地已被异族占据近百年,今日终于重回大宋版图。“宝儿,记录下来,”nbsp王晏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乙巳日午时,北伐军攻克幽州,收复故都,俘辽兵两万余人,歼敌五千,自身伤亡三千人。”

    nbsp杨继忠、哈桑、李二郎等人也陆续赶来,脸上都带着胜利的笑容。“大人,城内的辽军已全部肃清,”nbsp杨继忠抱拳道,“归降的辽兵愿意加入北伐军,继续收复其他州县;幽州百姓也已安定,不少人主动要求帮忙运粮、修城。”

    nbsp张三带着工匠们正在修复城墙的缺口,归降的辽兵铁匠们也加入进来,帮忙打造守城器械。“大人,这幽州城墙很坚固,”nbsp张三擦着额头的汗,“只要修补好缺口,再加固一下垛口,就能作为北伐的大本营,支援后续收复其他州县的战斗。”

    nbsp王阿福赶着牛车,载着草药和军饼来到城内。他看到街道上欢庆的百姓,还有疲惫却兴奋的士兵,笑着跳下车:“大家辛苦了!这军饼是李四师傅特意烤的,加了蜂蜜,快尝尝!”nbsp士兵们围过来,接过军饼,百姓们也纷纷拿出家里的食物,递给宋军,整个幽州城都沉浸在光复的喜悦中。

    nbsp黄昏的风渐渐起了,吹得府衙屋顶的nbsp“宋”nbsp字旗猎猎作响。王晏之站在府衙的高台上,望着幽州城的全貌nbsp——nbsp街道上人流涌动,士兵们在清理战场,工匠们在修复房屋,百姓们在晾晒粮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从怀中掏出朝廷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伐军攻克幽州,光复故都,特赏全军将士银五千两,粮万石;归降辽兵凡愿效力者,与大宋将士同等待遇;幽州百姓免赋税三年,以安民心。钦此!”

    nbsp台下的士兵和百姓们纷纷跪拜,欢呼声在黄昏的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耶律忠站在人群中,望着府衙屋顶的旗帜,眼眶湿润nbsp——nbsp他终于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大宋的旗帜重新插在幽州的土地上,父母的在天之灵,也该瞑目了。

    nbsp深夜的幽州城,灯火通明。议事厅里,王晏之、赵德明、杨继忠等人正在商议后续的北伐计划。“幽州已光复,接下来要攻打蓟州、涿州,”nbsp王晏之指着地图,“这两州是燕云的重要州县,拿下它们,就能打通通往山海关的道路,切断辽军与辽东的联系。”

    nbsp杨继忠点头:“我愿带领东路军攻打蓟州;哈桑将军可带领西路军攻打涿州;中路军留在幽州,负责防务和粮草调度。”nbsp众人纷纷赞同,哈桑补充道:“归降的辽兵熟悉蓟州、涿州的地形,可让他们作为向导,加快攻城速度。”

    nbsp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幽州城。士兵们已整装待发,东路军和西路军分别朝着蓟州、涿州方向出发,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挥手送别,有的还送上自家做的干粮,嘴里喊着:“将军们保重!早日收复其他州县!”

    nbsp晨雾散去,阳光普照,幽州城的旗帜在风中舒展。王晏之站在府衙前,望着远去的大军,心里充满了期待nbsp——nbsp幽州的光复,只是北伐的一个里程碑,燕云十六州的其他州县,还等着大宋的军队去收复。他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燕云都会重回大宋版图,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nbsp这场幽州光复战,不仅实现了大宋几代人的夙愿,更证明了北伐军的战力与民心所向。从瀛州练兵到居庸破关,再到幽州光复,北伐军步步为营,用智慧与勇气,将大宋的旗帜重新插在故都的土地上。而在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的牺牲、工匠的付出、民夫的支援,还有归降辽兵的助力nbsp——nbsp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故都光复的壮歌,为大宋的北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

第446章 幽蓟合围与故都光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