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蓝领生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开启历练模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半个月的时间,周国强基本掌握了组内各类工序如何作业,也都上手尝试。

    nbsp画线部分他还不敢越俎代庖,毕竟时日上浅,表现太过激进,容易遭人反感。

    nbsp自从上次组对风电塔筒出了问题,他就一直没再上过手,大多数时候都是一旁打杂。

    nbsp塔筒对接工艺与设备相当落后,用的都是自制滚轮架,除了轱辘能转其它部分全部焊死。

    nbsp整段塔筒对接安排在其它车间,周国强他们组只负责两两对接,而后环焊焊接后转出。

    nbsp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需要两两对接这道工序,完全可以交给外车间整段单节组队。

    nbsp奈何肉谁都想吃,钱不可能让别的车间都赚走,加之二铆车间主管滚圆,也就是所有组对筒节都得通过二铆出活。

    nbsp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就得到了部分活的优先权。

    nbsp当然,并不是车间主任多么贴心,只因塔筒活的多少,直接决定厂子下发给车间多少钞票。

    nbsp车间作为中间商,多接活就多搂钱,很浅显的道理。

    nbsp落后的设备,决定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人力输出。要想将两个筒节合并一处,需要借助倒链(专业名称手拉葫芦)。

    nbsp需要两个人来配合,挂钩拉链收缝,一个人专门负责点对,偶尔出现电机带不动筒节时,还需要有人用撬棍人力转筒。

    nbsp要知道一个单节塔筒,少则1吨多则五六吨,三四米的直径,要比大多数锅炉大的多。

    nbsp若遇到直径较大,板材较薄的筒节时,内部会用钢管做十字或米字支撑。

    nbsp这种活最难干,要吗转不动,全靠人力撬棍,要吗顶压不动,无法确保组对面平齐。

    nbsp很多时候都需要裴师傅出手,将内部支撑切断,来放劲。

    nbsp组队完成,还需要将所有支撑清除,焊接点打磨。正常情况下,一天也就组对三、四道口。

    nbsp塔筒对接工艺要求比锅炉还严苛,并且由专门第三方质检监理员检测,高低差不得超过2毫米。

    nbsp人家使用游标卡尺验收,而铆工大多是用肉眼观察,进行组对,陈师傅算是干活最细的,遇到周长大过10毫米的活,他也会借助钢板尺。

    nbsp没敢上手的周国强,除了帮忙吊筒节,拉倒链之外,余下时间就是观摩陈师傅如何干活。

    nbsp在周国强看来,一个半小时组对一道口,期间闲暇时间很多,两个人拉倒链的配置,说实话就是浪费生产力,奈何设备的简陋注定有人清闲,有人多出力。

    nbsp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公平,要想活的不累心不烦,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看淡点,吃亏是福。

    nbsp“师父,咱们焊塔筒用的焊条,是不是跟锅炉不一样?”

    nbsp也不知那天周国强怎么了,突然意识到自己那次干砸锅,似乎并非意外。

    nbsp“是不一样啊?看我这脑子,忘记告诉你了,对锅炉使用的是普通焊条,对塔筒用的是碱性焊条。这玩意打火时容易粘,同样焊出的活黏性高也劲大。”

    nbsp以后的日子里,周国强为了区分亲师父与其它师傅的区别,就去掉了姓,他觉得这样才显得更亲切。

    

第十三章 开启历练模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