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4章 居庸破关与辽阵溃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斗。辽军腹背受敌,又没了粮草和回回炮,士气一落千丈,有的士兵扔下武器逃跑,有的则跪地投降。

    nbsp“耶律沙,降不降?”nbsp杨继忠提着长枪,走到耶律沙面前。耶律沙看着四处逃窜的辽兵,又看了看燃烧的粮囤,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扔下战斧:“我降!”nbsp杨继忠让人将他绑起来,同时让人在关楼上竖起nbsp“宋”nbsp字旗nbsp——nbsp居庸关,终于被攻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午间的日头正烈,居庸关的战斗已近尾声。士兵们忙着清点战果:俘虏辽军一万两千人,其中骑兵三千,步兵九千;缴获弯刀八千柄,长枪五千支,回回炮(已损坏)十架,床弩二十张;烧毁辽军粮囤五千石粟米(虽烧毁部分,仍缴获未燃尽的两千石)。宋军自身伤亡八百人,其中阵亡两百人,伤六百人nbsp——nbsp这是北伐以来,伤亡最小、战果最大的一场战斗。

    nbsp归降的辽兵们被集中在关墙下,耶律忠走过去,用辽语对他们说:“大宋善待降兵,只要你们真心归降,就能吃饱饭,还能回家与亲人团聚。”nbsp辽兵们闻言,纷纷放下戒备,有的甚至流下眼泪nbsp——nbsp他们大多是被辽军强征来的汉人,早就不想为辽人卖命了。

    nbsp张三带着工匠们赶来,开始修复居庸关的关墙。“这关墙很坚固,”nbsp张三摸着夯土,“只要修补好缺口,再加固一下箭楼,就能作为北伐的前进基地。”nbsp他还让人在关后的粮囤山洞里,重新搭建防潮粮囤,将缴获的两千石粟米储存起来,作为后续北伐的粮草。

    nbsp王阿福赶着牛车,载着草药和军饼来到关前。他看到受伤的士兵,立刻跳下车,拿出伤药膏和绷带,帮忙包扎伤口。“忍着点,”nbsp他对一名被箭划伤手臂的士兵说,“这药膏涂了很快就好,别担心。”nbsp士兵们感激地看着他,有的还拿出缴获的辽币,想给他当酬劳,却被王阿福笑着拒绝:“我是来支援你们的,不是来要钱的。”

    nbsp黄昏的风渐渐起了,吹得关楼上的nbsp“宋”nbsp字旗猎猎作响。王晏之和赵德明赶到居庸关时,看到的是一片胜利的景象:士兵们在清理战场,工匠们在修复关墙,归降的辽兵们在帮忙搬运物资,整个关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太好了!”nbsp王晏之看着关楼上的旗帜,激动地说,“拿下居庸关,幽州就唾手可得了!”

    nbsp赵德明拿出《北伐进度表》,在nbsp“攻克居庸关”nbsp一栏上打了个勾:“接下来,咱们要做三件事:一是整顿居庸关的防务,留五千人驻守;二是派斥候深入幽州,侦查萧挞凛的主力动向;三是将攻克居庸关的捷报送往汴京,请求朝廷派更多援军,准备攻打幽州。”nbsp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分头行动。

    nbsp深夜的居庸关,灯火通明。议事厅里,王晏之正在写捷报,详细记录攻克居庸关的经过:“乙巳日,我军分三路攻居庸关:中路重甲步兵正面攻坚,西路轻骑兵绕后破回回炮,东路假扮粮队焚粮囤,至午时破关,俘辽军一万两千人,获武器万余件,粟米两千石,自身伤亡八百人。居庸关已设为北伐前哨,待援军至,即攻幽州。”

    nbsp写完捷报,王晏之让人用蜡丸封好,派快马送往汴京。他走到窗前,望着幽州方向的夜空,星星明亮,月亮皎洁。他知道,攻克居庸关只是北伐的一个重要节点,收复幽州、统一燕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nbsp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居庸关。驻守的士兵们已开始新一天的防务:有的在关墙上巡逻,有的在修复箭楼,有的在训练归降的辽兵。耶律忠带着几名辽兵,在关后的通道里设置nbsp“警戒铃”,防止辽军残部偷袭;哈桑则带着斥候,朝着幽州方向出发,侦查萧挞凛的主力动向。

    nbsp晨雾散去,阳光普照,居庸关的关楼上,“宋”nbsp字旗在风中舒展。王晏之、赵德明、杨继忠站在关楼上,望着远方的幽州,心里充满了期待nbsp——nbsp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从这里出发,攻克幽州,收复燕云,让大宋的旗帜,重新插满这片被辽人占据已久的土地。

    nbsp这场居庸关之战,不仅是宋军北伐路上的里程碑,更证明了大宋军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无论是重甲步兵的正面攻坚,轻骑兵的灵活绕后,还是归降辽兵的情报支持,工匠们的器械改良,民夫们的物资支援,都为这场胜利贡献了力量。而在居庸关的胜利之后,北伐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收复燕云的目标,也将离大宋越来越近。

    喜欢。

第444章 居庸破关与辽阵溃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